第5章 仕宦顯達人常情(5)(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你們走的褒斜道,可容歩騎大軍開進?”
聽到閻行的詢問,法正沉『吟』了一會,才緩聲說道:
“褒斜道北入口在郿縣斜谷口,南出口在漢中褒谷,故稱褒斜道。谷間棧道循河流而築,無需翻山越嶺,倒是能容大軍開進,秦時司馬錯伐蜀,秦國大軍即經此道。”
“不過漢中褒谷出口莽崖削壁,若有兵卒扼守,可謂一人守險,萬夫莫進,加上斜、褒二水湍急,若遇大雨,時有沖毀棧道立柱之事。”
說到這裡,法正恰到好處的戛然而止,在不明面前這位驃騎將軍心思的情況下,他可不敢像孟達一樣,貿然地獻上進軍方略,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看似雖好,但也得後續有命享受才行啊。
不過透過剛剛的問答中,閻行已經初步考量了法正的才幹,能夠洞察張魯、劉璋兩家的爭鬥和強弱,對入蜀的山川地形頗為熟悉,顯然是在這上面下過了一番研究工夫的,雖然面前的法正年紀輕輕,但可以先放到軍政事務之中磨鍊,待到來日進軍巴蜀時,這未嘗不是一個謀主的合適人選。
閻行開始轉向孟達,笑著問道:
“聽說你有通渠之策獻上?”
孟達頓時『露』出笑容,從袖中抽出了一卷帛畫,拱手獻上說道:
“在下世代家居郿縣,前漢成國渠就在扶風郿縣開源,對成國渠也算是頗為熟悉,聽聞州郡有修繕成國渠之意,特此籌畫了東擴成國渠的地圖,冒昧獻上!”
閻行的親衛從孟達手中接過了帛畫,然後遞到了閻行的面前慢慢展開。孟達響亮的聲音也適時響起。
“將軍此時在帛畫上所看到的,就是扶風境內的山川地形圖,如果能夠從將成國渠東擴,在經過槐裡之後不是引入蒙蘢渠,而是再向東北徑直引入涇水,那增加的灌溉距離將近百里,沿渠兩岸的土地將變成肥沃的良田。”
“而渭北有一些如漆水的支流,東擴的河渠正好經過它們,可以將它們作為河渠的源流。”
“昔年秦國修成鄭國渠,號稱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將軍若能夠修成這段東擴的河渠,就相當於再修成了一條鄭國渠,這不僅是關中士民之幸,對於將軍的屯田輸粟也有莫大的好處!”
孟達在講解東擴成國渠的過程中,儘可能放慢語速,一方面是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夠聽清他的話,另一方面則是給自己時間斟酌出更具誘『惑』力的言辭來。
“好,很好!”
聽完了孟達的精心講解之後,閻行連說了兩個好字,但卻沒有孟達預想中的那種心動的神『色』,他又問了孟達幾個問題之後,這才停止了詢問,並讓親衛合上了地圖。
眼看著自己好多天苦思冥想才設想出來的成國渠東擴之策沒有在驃騎將軍身上收到預想的效果,入蜀道路地形也被驃騎將軍早早問及,對答的法正更是十分謹慎,點到即止。
孟達縱然心有不甘,但獻策完畢、身處尷尬的境地的他,為了自身的安危著想,還是不得不向驃騎將軍等人行禮告退,小心翼翼地和法正跟著郿縣主簿,沿著來路退了回去。
等到他們走後,閻行雙眼微微眯起,環視身邊的人,淡淡問道:
“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沒有開聲。這裡以嚴授的官爵和地位最高,還輪不到他們來對答。
嚴授盯了那張留下來的帛畫一會,才發言說道:
“這法家的子弟,畢竟是官宦世家,家風薰染,言談之間還有幾分分寸。而觀這孟達,巧言令『色』,投主上所好,高談邀功,行徑之醜惡,比其父輩更甚!”
法正的曾祖父法雄是本朝的名臣,官至南郡太守,祖父法真也是一代名士,號為“玄德先生”,法正的父親法衍雖不如父祖兩代,但也官至司徒掾、廷尉左監。
所以同為三輔名士出身的嚴授見了法正後,才說他是有幾分家風的。
但對於孟達,他今日的盡力的表現落到嚴授的眼裡,卻和他父親孟佗斗酒換涼州的行徑一樣醜惡,令人作嘔,為了逢迎尊上的喜好,不惜巧言令『色』、譁眾取寵,所以嚴授對於孟達,則給了一個極低的評價。
杜畿早知在這個時候舉薦人才,自取其禍的結果居多。這個時候他也眼觀鼻鼻觀心,站在一旁不發一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