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仕宦顯達人常情(3)(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俊秀男子和白麵儒生緊趕慢趕,總算趕到城外的成國渠渠口,河渠附近已經多了許多被甲持兵的軍士在外圍警戒,閒雜人等是不能夠隨意靠近。
看來巡視河渠的驃騎將軍提前趕到,並且已經下到河渠巡視了。
俊秀男子費了好大力氣找到了郿縣的主簿,這才將他們二人帶了進去,不過騎奴和僮僕就只能夠留在外面了。
進到裡面,他們也不能立即見到驃騎將軍,只能夠老老實實待在郿縣的吏士人群中,耐心等待驃騎將軍的接見。
俊秀男子來時在路上已經計算了所有事情,但等站到人群中等待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內心有些七上八下,反觀是白麵儒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站在人群之中,枯燥地等了半個多時辰,突然人群之中有了新反應,縣寺的大吏帶頭下拜行禮,俊秀男子、白麵儒生也連忙跟著其他人下拜。
他們也注意到了驃騎將軍已經巡視完渠口回來了,兩人悄悄地抬起頭來,偷偷去打量緩步走來的人群。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走來的人群之中,雖然有不少身著官袍的,但居於中間的,卻是穿著粗布葛衣的一老一少。
俊秀男子眼尖,連忙打量著這一老一少。
老的頭頂斗笠,身上的衣物沾了不少泥巴,穿著草鞋,斑白的兩鬢和蒼老的容顏,顯示出他已經上了衰老的年紀。
年輕的身上也沾了很多泥巴,一條犢鼻褲套在下身顯得有些臃腫,他光著腳板,兩條精赤黝黑的小腿上除了泥巴,還有一道道細小的血口,腰間綁了根草繩,頭上殘破的斗笠耷拉著,看不清容貌。
這難道就是雄踞三河、威震關中的驃騎將軍?
俊秀男子偷偷打量的時候,人群已經走了過去,他們這些行禮的人也紛紛站了起來,他看了看自己身上光鮮亮麗的衣袍,回想起剛剛那一老一少,隱隱生起了一絲失算的不安。
走過的人群並沒有停下,而是轉向走上了一處河堤。
身著官服的杜畿看著身處中間的一老一少,嘴邊不禁泛起了淡淡的苦澀。
河東大軍擊敗了韓遂之後,閻行很快就轉向了穩定關中的政事之中。
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除了闢除了張既、蘇則、嚴幹、李義、遊楚等一批三輔才俊之外,閻行很快也上表任命了新的一批三輔太守。
衛覬得償所願,成功出任二千石,擔任了馮翊太守。京兆太守則由從河東安邑趕來的長史嚴授擔任。扶風太守的頭銜,閻行推給了收復關中、立下大功的徵西將軍段煨,不過這只是一個虛銜,段煨本人交還了大軍兵權後,就居住在長安城中,扶風的一切政務都是交給了杜畿這位扶風郡丞。
六百石的郡丞看似品秩不高,但在太守遙領的情況下,實際上就是郡中的太守,杜畿自身的才幹出眾,加上他是三輔名族出身計程車人,這才能夠得到這個炙手可熱的職位。
哪怕相比起同一批外放、擢升的驃騎將軍府掾史,杜畿的官職也不算低了。
名門出身,同樣身為名士的鄭渾因為有歷任縣令的履歷,即將赴任河東太守,前往河東,填補嚴授離開後在河東郡府留下的空缺。
忠肅弘量、得到閻行信重的楊俊則得到擢升,接任了賈逵空出的司直之位,職高權重,糾舉不法,督察官吏。
司馬朗簡樸精達,得到了長安令的任命,長安令管轄長安城,雖然長安城已非昔日的西京,但隨著閻行大力經營關中的程序,司馬朗這個長安令的職位將會越來越顯要。
唯獨才德同樣翹楚的司馬芝,不知為何,只是被外放成為了一個小縣長,府中掾史私底下流傳,說是司馬芝得罪了某位大人物。
這樁事情,也讓到任後的杜畿更加勤勤懇懇了。
不過,杜畿再勤懇,也快擋不住這來自馮翊、京兆兩郡的巨大政績壓力。
馮翊郡元氣未損,太守衛覬在到任之後,根據閻行的指示,除了頒發河東的法令,進行丈量土地、清算人口、考核官吏、興辦學校、招攬逃民、推行屯田之外,還召集動員了郡中的大姓豪強,準備重新修通鄭國渠、白渠二渠。
前漢的關中士民殷實、人口稠密,靠的就是幾代人苦心修建、經營的農業水利。
其中就以鄭國渠、白渠二渠最為有名,鄭國渠是秦國的遺產,白渠則是漢武帝年間由趙中大夫白公首倡修建的關中灌溉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