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虎嘯返山雍涼驚(9)(第2/2頁)
章節報錯
甘陵和賈詡很快就敲定了對待李駢的策略,隨後趙鴻也跟隨李駢的使者返回李駢的軍中,向李駢明瞭閻行一方的態度和決定。
意外多得了一個金城太守,李駢和其麾下李越等人內心自然欣喜,而從趙鴻的言語之間,李駢也試探出了閻行現下對待自己的態度:
對於已經落入自己掌控的隴西、金城二郡,閻行索『性』選擇承認了自己對兩郡的控制,而對於其他涼州治下的郡縣,閻行則態度強硬,決不允許再被其他家勢力染指涉足。
這個軟硬兼施的態度也符合李駢心裡的預期,無意為救援韋端與甘陵大軍為敵的他,也不再將大部分注意力投在漢陽、南安兩郡上,而是集中力量,轉而著眼於自身控制的隴西、金城兩郡那並不安分的內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此,冀城算是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座與外界隔絕、再無援軍的孤城。
韋賭處境愈發艱難,每日明裡暗裡勸諫他出城投降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就這樣,冀城內外的雙方又相持了十日後,韋端終於頂不住城內城外的巨大壓力,在閻溫、姜敘、尹奉等饒協助下,選擇了開城向甘陵大軍投降。
冀城既下,西縣、上邽、豲道、勇士幾城在隨後數日間也相繼傳檄而定。主將甘陵指揮大軍入駐冀城,大饗士卒,然後又分派兵馬控制了漢陽、南安治下城邑,將驃騎將軍閻行的軍旗,牢牢地『插』在了涼州這片土地上。
對於存有頑抗之心的韋家父子,已經獲取勝利的甘陵等裙也沒有去侮辱他們及其家眷老,而是派遣兵馬,將韋家人連同大軍捷報送回關中,交由驃騎將軍閻行處置。
而剩下的楊阜、閻溫等頗有名望的涼人,著手主持涼州政事的賈詡也將他們繼續留在州府任職,並積極選賢任能,以爭取涼地更多士民的擁護,實現州府政權後續的平穩替換。
···
涼州已經平定,但甘陵大軍的使命還沒有完成,關中供應的糧草輜重還絡繹不絕地進入涼地,諸將在休整人馬之後,很快又將目光投向了正處於混『亂』之中的雍州。
根據相關的軍書,甘陵等將得知了雍州眼下的情況:
在韋康、李駢相繼撤兵後,頓兵城下的顏俊、和鸞、張進也無法久持,趨利而來、各懷心思的幾家人馬隨後更是心生齟齬,暴起發難的和鸞和張進聯手殺死了一開始本是他們救援物件的顏俊,縱兵大掠顏俊的軍資,裹挾了顏俊的兵馬,放棄了棘手的姑臧城,撤軍退回張掖。
死守姑臧的張猛力有不逮,無法追擊,只能夠等到和鸞、張進等人退走之後,才陸續收回了武威的失地。
酒泉的黃家更是趁著邯鄲商身死、各家討伐張猛這一場雍州大『亂』,乾脆扯旗反叛,黃華、黃昂舉兵殺死酒泉太守,割據郡縣,稱霸一方。
敦煌郡朝廷任命的太守馬艾,聽也是才不堪用,淪為坐嘯畫諾的傀儡人物,為了避禍他更是稱病不出,將一郡的軍政全部拱手交給了大姓張家處斷。
毫無疑問,河西四郡因為雍州的這場大『亂』,已經不同程度擺脫了朝廷名義上的控制,各方野心家不再有所顧忌,互相效仿,互相聲援,堂而皇之在本土割據郡縣,公開態度要對抗任何外來勢力的進入。
這種情況,是閻行一方絕不能坐視不管的,用兵河西已經提上了大軍日程。
只是如何平定雍州,軍中諸將卻出現了分歧:
按照甘陵的設想,大軍剛剛平定涼地,雍州隨之震動。眼下割據郡縣、扯旗反叛的各家人馬若是再見到關中兵馬進入雍州,一定會驚慌求助,舉兵聯合,共抗關中兵馬。
因此不如先示敵以弱、坐視雍州生『亂』,一邊沙汰、訓練涼州歸降的州兵,一邊等待心思各異的雍州各家人馬再生爭端,屆時再以熟悉地理的涼州州兵為前導,關中兵馬後續跟進,一舉平定紛『亂』不休的雍州之地。
但按著剛取得大勝的偏將軍楊豐的想法,此時他們就應該挑選精銳兵馬,迅速進軍雍州,將剛剛犯上作『亂』、人心未定的和鸞、張進等人一一擊敗,在涼地的寒冬到來之前,儘快平定陷入混『亂』的雍州。
這兩人主張的進軍方略大相徑庭,偏偏甘陵又是穩打穩紮的大軍主將,而楊豐則是銳意進取的軍中副將,這讓軍議的風向一時間僵持不下,諸將只能夠轉而向擔任軍師的賈詡、擔任監軍的裴輯詢問意見。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