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虎嘯返山雍涼驚(9)(第1/2頁)
章節報錯
韋康逃了,州兵也垮了。
在大河西岸發動背襲的楊豐軍猶如摧枯拉朽,一戰斬俘四千餘人,一舉將冀城在外的最大一支援軍打垮,韋康、楊阜、趙昂、龐淯等人帶著三千多殘卒,也不敢再往敵軍雲集的冀城方向,而是逃向還未淪陷的勇士城,躲避追兵。
而坐困冀城的眾人,面對著援軍遲遲不至、圍困日益緊密的窘境,內心焦躁、惶恐、不安的情緒也在醞釀加劇,隨著楊豐軍押解著一大批州兵俘虜返回冀城,關中歩騎在城下當著守城士卒的面耀武揚威的時候,城中這些醞釀著的複雜情緒更是達到了爆發的臨界點。
當夜裡,冀城城中出現了規模的動『亂』,還有幾名守城士卒下縋出城,相繼投奔城外的關中兵馬。
另外被韋端寄予厚望的各城援軍,也不見蹤影。聽聞望垣城已經投降,此外,除了西縣、上邽、豲道、勇士四城還沒有收到淪陷訊息外,其他各城都已經或投降、或被攻陷,相繼落入到了關中兵馬的手鄭
韋端原本能夠依仗的援軍已經『蕩』然無存。
但韋端卻還是不肯立即投降,對單純依靠自家勢力擊退關中兵馬已經絕望的他,在心裡還暗暗希冀著,意識到唇亡齒寒的其他涼地勢力會趕來支援,或者漢陽境內的氐人部落會發生『騷』『亂』,迫使城外孤懸遠域的甘陵大軍解開冀城的包圍。
事實上,跟隨州兵之後撤軍的李駢,也確實派人前來冀城了,只不過他們的使命卻不是為了救援坐困孤城的韋端而來。
···
冀城城外,甘陵大營。
“賈公,你看,我等要如何應付隴西派來的使者?”
甘陵與李駢也是舊識,當年在涼州聯軍中,李駢是軍中新銳,甘陵則是閻行麾下的一員心腹,兩人多次打過照面,彼此都有些印象。
這一次,李駢遣使來冀城拜見甘陵,主要是來向虎踞關中的閻行求取隴西太守的官職,並主動要求協助王師攻打龜縮在勇士城的韋康殘兵。
李駢雖然擊敗了實力大損的韓遂,接替了金城韓家的地位,但他的內部也並不穩固。此次征討武威張猛的這一仗,因為韋康率領的州兵的臨時撤退,各路聯軍功敗垂成,隨後隴西李駢的無功而返,更是加劇了麾下各路人馬的不滿。
他時下亟需得到朝廷的大義或者另一股更強大勢力的認可,與此同時,已經撤軍的他也想要知道,入涼的關中兵馬現實中的胃口到底是有多大。
甘陵拿不準主意,隨即請來賈詡,向他詢問應對的辦法。
賈詡對於李駢遣使前來的情況,似乎有所預料,他捋了捋山羊鬍須,淡然對甘陵道:
“此事大軍入涼之前,驃騎將軍與我等就有過商討。時下韓遂、邯鄲商或逃或亡,張猛自顧不暇,我軍進攻韋端,可能會有所反應的,就只有李駢一家。”
“若李駢有心為敵,此時只會引軍急救冀城,自然不會按兵不動,再遣使前來拜見。”
“由此可見,李駢一來根基未穩,二來經歷槐裡大戰的他也畏懼大軍兵鋒,因此想要透過遣使求官,試探我軍對其饒態度,順便也想要試一試能不能趁機吞併南安郡。”
“因此,將軍可許諾為其和李越表請隴西、金城二郡太守,這也是驃騎將軍的意思。至於出兵南安郡,則嚴詞拒絕,勒令其麾下兵馬謹遵朝廷法令,不可擅自越境擊賊。”
聽完賈詡的話,甘陵想了想,心中還有顧慮,又問道:
“讓他和李越二人分別擔任隴西和金城的太守,這未免也讓他們李家佔了太多好處了吧,只恐加上朝廷的名義,再放任其坐大,日後李家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啊!”
賈詡點點頭,也道:
“甘將軍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是李駢根基尚淺,又驟得高位,必然需要先穩定內部,才能夠對外有所作為。既然他現下無意與大軍為敵,我等也不妨先與其虛與委蛇,待到解決了韋家父子之後,再騰出手來解決隴西李駢也不遲。”
“好,既然明公和長史的意思都是一致的,那陵也就不再贅言了。我隨後就接見李駢的使者,許其隴西、金城太守之位,勒令其不得越境進攻南安郡。”
“為了安李駢之心,不妨派遣趙君隨同李駢使者返回,前往李駢軍中,遊穩住李駢的兵馬。”
“此事甚好,就依賈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