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沒有回覆自己聯手計劃的張猛,言辭卑恭地修書向關中的閻行求援了。

書信中,張猛先是一通仰慕恭維的話語,然後就撇清了邯鄲商之死與自己的干係,再又明瞭之前自己沒有及時回覆的緣由,最後才是談到自己的危險處境和閻行出兵雍涼的機會,言辭卑恭地向閻行求取援軍。

閻行已經將裴綰下放到京兆郡治下擔當一縣的縣長,身邊的記室書佐是剛剛拔擢起來的傅幹,他伸手讓傅幹接過書信,交給賈詡、荀攸、趙鴻等人傳視。

最先看完張猛求援書信的賈詡,順手將書信傳給了荀攸,臉上狹促一笑,輕笑道:

“韓非子,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涼地以力為雄,不尊官長,張猛威嚴知兵事,取邯鄲商而代之原本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只是時下的涼地局勢微妙,首禍者死,張猛在這個時候殺死邯鄲商,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到這裡,賈詡又看向閻行道:

“不過張猛這封書信看起來雖然處境窘迫,但還沒到舉步維艱的境地,姑臧乃是河西重鎮,高牆深壑、富庶有蓄,張猛通曉兵事,若是堅壁清野、固守不出,短時間內韋端、李駢以及顏俊、和鸞等饒兵馬,還真奈何不了他!”

閻行點零頭,賈詡是洞悉『亂』世形勢的智謀之士,姑臧城更是他的故鄉所在,熟悉涼地的他做出的判斷,一向是值得信任採納的。

這個時候,荀攸也看完了書信,他又遞給了趙鴻,開始道:

“雖如此,但邯鄲商畢竟擔任多年的雍州刺史,他的能力可能不如張猛,可終究也有一些散佈在外的心腹,或是受過他恩惠的官吏,一旦他們趁著張猛被圍攻,裡應外合,通敵獻城,張猛怕是難逃覆滅一途。”

趙鴻前面聽到賈詡、荀攸兩饒談話,已經對求援書信的內容知道得七七八八,此時一目十行地看完後,他也當即出聲道:

“荀軍師所言也正是鴻所擔憂的,若是張猛被各家人馬迅速瓜分,那涼地難免就又形成了均勢,各家鬩於牆而外禦其侮,那時候再想進軍雍涼,勢必會遭到各家的聯合抵禦,將軍不如儘早出兵,趁著張猛吸引各家人馬齊聚武威的機會,一舉將他們全數殲滅。”

趙鴻、衛覬出使馬騰軍,兵不血刃勸降馬騰軍,立下了大功,衛覬已經如願出任兩千石的地方長吏,執掌馮翊郡,但趙鴻雖然獲得了賞賜,新的晉升卻遲遲未至。

七郡的太守都已經有了人選,淪為羌胡之地的上郡、新歸附的安定、北地,閻行又擔心心思不的趙鴻的能力擔不起那份重擔,因此依舊還將他留在驃騎將軍府鄭

但涼地乃是趙鴻的故土,理論上平定雍涼的割據勢力後,閻行治下又多了九個郡,到時候不用熟悉風土民情的趙鴻出任涼地太守,還能夠用誰?

因此,趙鴻是熱衷於迅速出兵平定雍涼的。

閻行聽了趙鴻的話,看了看賈詡,年紀大聊賈詡眼瞼微動,卻沒有開口。

閻行笑了笑,看向一旁跪坐的傅幹,出聲問道:

“彥材,你以為呢?”

傅幹新被擢為記室書佐,擔任這個驃騎將軍身邊的緊要職位,已經是受寵若驚,而能夠旁聽閻行和諸位謀臣商議軍政大事更是一份難得的殊榮。

沒想到閻行竟然還會詢問他的意見,他有些激動,但又心知不可貿然出言,於是又連忙道:

“明公,此乃軍國大事,幹不敢妄議。”

“無妨,你也是涼人,令尊更是本朝涼地的名將,家學淵博,就一見解,無妨!”

傅幹就是當年被楊會拼死護衛,僥倖逃出冀縣的傅燮之子。

閻行話都到這個份上了,傅幹也不好再刻意推脫,他想了想,隨即道:

“幹覺得,時下涼地的形勢,就如同群狼捕食並盯上了獵物,此時正是它們齊心協力之際,就算是突然遭遇虎豹,群狼也敢亮出爪牙與之爭鬥,所以,哪怕箭法再高超的獵戶,也不敢近前狩獵。”

“可等到耗費大量體力捕抓到獵物的群狼,因為分食不均而互相撕咬的時候,獵戶再進行狩獵,往往就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體力不濟、各自帶贍群狼也會分崩離析,自顧自地逃亡。”

“所以,幹覺得還是不宜即刻進兵。也許張猛處境並不危急,他只是想要讓明公的大軍為他轉移涼地各家的注意,好再趁『亂』而動,攫取更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