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聲東擊西兵家計(13)(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合思前想後,最終選擇暫時收兵,聽候鄴城調遣,並跟隨審配派來的軍吏進入城中,誠惶誠恐地準備向袁紹請罪。
有麴義的前車之鑑在,不再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的張合此時的行事又變得十分謹慎和穩重。
追殺麴義、立下大功固然重要,但向袁紹請罪、及時澄清擅自回師的謠言,卻是攸關『性』命的事情。
果不其然,一進入大將軍府,就有袁紹麾下的謀臣逢紀跳出來,質問張合身為主將,扼守曲梁一線,卻為何禦敵不力,放任麴義叛軍迂迴偷襲鄴城,驚擾了大將軍和鄴地計程車民,爾後又為何罔顧君上,不經報稟就私自調兵返回。
難道是想要縱敵養寇,再予以擊破,並以此邀功請賞麼?
張合聞言大驚,半天一夜驅馳百餘里的他此刻的雙腿尚且還未恢復過來,他乾脆就跪拜在地,表現出戰戰兢兢的樣子,口中卻一點不慢地向正襟危坐的大將軍袁紹陳述此番用兵的全過程。
聽完張合的辯解,再看看對方恭敬謹慎的模樣,袁紹莫名一笑,逢紀等人原本還想質問,但袁紹已經大度地揮了揮手,制止了過分苛刻的逢紀等人。
他就像是一位慈祥又帶有威嚴的長者一樣,下堂來到了拜倒在地的張合身邊,俯身伸手將受寵若驚的張合扶了起來,口中溫聲說道:
“壯哉!儁乂不避矢石、不畏流言,披堅執銳,半天一夜,驅馳百餘里,專為馳援鄴城而來,臨陣更是一舉擊敗麴義叛軍,不亦勇乎!”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麴義狡詐,雖得偷襲鄴城,但儁乂智勇雙全、膽識過人,揮師追擊,終破叛逆。此乃大功一件,二三子猶以此責之,過矣。取孤的錦袍來!”
早有吏士將袁紹的錦袍呈遞上來,袁紹呵然一笑,伸手就將錦袍展開,轉身就徑直披在了張合的衣甲上面,含笑勉勵說道:
“且忠且勇,將軍勉之!”
被這樣一通恩威並施的手段施加過後,張合頓悟,感激流涕,他再次拜倒在地,大聲說道:
“合謹記,願效犬馬之力,肝腦塗地,以報明公之恩!”
···
如有神助的張合此刻無疑成了最大贏家!
當審配的斥候回報軍情:原本想要扒堤灌城的麴義,在得知虛張聲勢的疑兵被背後追兵擊破後,已經倉皇向西面的太行山逃竄。
這就更坐實了張合臨機料敵、膽識過人的平叛之功。
而張合沒有撇下鄴城,只顧著去追麴義,也使他獲得了更大的殊榮。
袁紹除了賞賜許攸,還當即將他擢為將軍,並撥給他兩千騎兵,授予他臨機決斷之權,讓他稍加休憩後,就火速出兵,追擊逃竄的叛軍,務必將窮途末路的麴義剿滅斬首。
而眼下,麴義的逃竄方向也大致明確。
北面、東面是再逃不了,西面雖有林慮山、鹿腸山可以躲藏,但自袁紹出兵剿滅盤踞在鄴地鄰近的黑山軍之後,為了防止黑山軍死灰復燃,再次割據山林、為害一方,在那些險要山道都屯有縣卒,設有路卡、烽燧,倉皇逃竄的麴義萬萬是不敢再貿然進攻袁軍、暴『露』自己行蹤的。
所以,麴義再逃,也只剩下沿著山麓,闖入河內一途了。
據說,麴義和閻行,兩人同為涼人,早在袁軍馳援張楊之時就暗中有勾結,麴義在共縣按兵不動,坐視張楊被河東軍攻滅,而河東軍則默許麴義在自家眼底下打敗了呂布,佔據了汲縣一地。
得到袁紹授予的臨機決斷的全權,躊躇滿志的張合又得到了審配收集的情報相助,對於戰敗後的麴義的逃跑路線他更加清晰,當即判斷麴義必定投奔三河,一邊派人聯絡朝歌的蔣義渠出兵攔道堵截,一邊親率精騎,火速追擊。
···
朝歌大營。
當羽檄急報透過跑死好幾匹馬的方式,呈遞到蔣義渠的面前時,蔣義渠快速瀏覽過一遍後,就發出了一聲冷笑,按下了這封羽檄急報。
“校尉,可是鄴城的軍情?”
帳中的心腹軍吏看到蔣義渠的表情,當即出聲問道。
蔣義渠看了他一眼,冷笑著說道:
“麴義叛軍從鉅鹿迂迴繞後,輕兵偷襲鄴城,還想要扒堤灌城,結果被緊隨其後的張儁乂擊敗,已向太行山逃竄。”
“而因功已擢為將軍、奉命追擊麴義殘兵的張儁乂,認為麴義輜重糧草皆無,林慮等地又有兵馬駐守,勢必難以久藏行蹤,最終會直奔朝歌而來,他們想要逃往三河,投奔閻行。”
“所以他想要讓我派兵扼守朝歌各條大小道路,不讓麴義繼續逃竄,好一同將麴義的殘兵殲滅於朝歌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