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子一見三嘆息(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李傕揮軍對天子所在的小山丘發動進攻時,河東和弘農的聯軍也出現在了戰場上。
對於天子棄守長安城,東狩左馮翊,然後又被李傕大軍一路追到華陰境內的行蹤,閻行知道得很清楚。
這些日子,面對關中之地的大變故,河東和弘農方面,都不約而同地加派了軍諜、細作刺探軍情。
在面對長安朝廷派來求援的使者時,閻行和段煨也是以禮相待,雖然他們都提前調集了軍隊,卻都遲遲按兵不動。
說到底,他們都不想貿然出兵,去與李傕大軍正面對抗,為馬騰、韓遂,乃至於楊定、董承之輩火中取栗,白白消耗了自家的軍力。
但隨著天子東狩的車騎隊伍,越來越接近弘農郡界,並遣使相召之後,按兵不動的段煨也穩不住了。
將天子控制在手中,以此來號令天下,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策略,李傕、郭汜能夠想到的,段煨一樣能夠想到。
只是人員冗雜的東狩隊伍,互有齟齬的軍中諸將、追殺尾隨的李傕大軍,這些伴隨著控制天子後接踵而至的大問題,才是讓段煨真正頭疼的。
說到底,天子對於實力不濟的地方長吏而言,就如同一枚燙手山芋,強行抓到手中,不僅吃不到香噴噴的芋頭,還反而會被火炭般的外皮燙出一手水泡來。
因此,段煨不得不聯絡閻行,商議弘農方面是要派兵出迎,還是拒關不納。
河東方面,一得到段煨的遣使求助,蓄勢以待的河東兵馬迅速出動,閻行立馬就帶著三千歩騎,渡河南下,火速進入到了弘農境內。
從河東的出兵速度上看,段煨明顯感覺到,閻行這次對東狩而來的天子,是志在必得了。
但沒辦法,天子這一大塊帶刺的香餌,根本就不是弘農一郡能夠吃得下去的,段煨只能夠響應河東,配合出兵,並暗中期望著迎接天子事成之後,到目前為止對待友軍還算和善的河東方面,能夠不忘自己的功勞,給予弘農相應的、足夠的好處。
於是,河東與弘農聯軍,合兵五千,一同出關西迎天子。
華陰城早在李恆、李暹被宋果、張繡打敗後,就被段煨派兵攻克收復了,只不過礙於左馮翊的局勢不明,段煨才沒有選擇在此留駐兵馬。
因此,這一次出兵,段煨還準備就在此處駐軍恭候,迎接天子車駕的到來。
可是,派遣眾多輕騎為斥候前哨的閻行,卻主張立即出兵,先將天子接到手中,再護送入潼關,才是最為穩妥的。
畢竟,接連攻克長安城、左馮翊的李傕大軍,可不會眼睜睜看著天子的車駕就這樣安然無恙地駛入潼關,落入河東和弘農的掌控之中,已經和長安朝廷徹底撕破臉皮,淪為叛軍賊寇的他們,勢必會血腥報復、奮起一搏!
因此,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必須在李傕大軍趕上之前,儘快將天子控制到自己的手中。
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引起護駕的楊定、董承諸將的忌憚和疑慮,則已經不在閻行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或者說,他們還有實力,膽敢反抗閻行的河東大軍嗎?
弘農方面雖有分歧,但在決定權上,顯然是要取決於主導一方的河東,所以聯軍在華陰稍作休整之後,就又繼續進軍,準備迎接天子的東狩隊伍。
沒想到,東狩隊伍的前導人馬沒有見到,反而獲知了李傕大軍已經追上天子的訊息。
段煨震驚之餘,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自慶幸,行事雷厲風行,具有強大魄力的閻行這一次是賭對了。
聯軍當即加速行進,準備救援天子。
只是在接近戰場之際,策馬登高,看著綿延十餘里的戰線,閻行又下達了暫緩進軍的命令。
楊定、董承、張繡等將的兵馬不是被打散,就是深陷重圍,戰場上完全是一面倒的趨勢,天子的車駕更是湮沒在混亂的人群中,也不知道少年天子是不是已經棄車易裝逃走了。
這個時候,貿然加入戰場,除了要驅散逆向的潰散人潮、直面數量不明的李傕大軍外,還要將自己軍陣的背後交付給陸續退出戰場、敵友難分的楊定、董承諸將潰兵。
故此,閻行雖主張急救天子,但加入戰場前,卻是力求慎戰的。
五千歩騎就地列陣,大量返回的斥候騎兵,將漫長戰線上的多次戰況源源不斷地帶回,最終匯聚到了閻行的手頭上:
宋果身死,張繡潰敗,楊定、董承兩部兵馬陷入重圍!
李傕縱兵大掠,兵馬紛紛追殺、俘虜潰散的宮人、士民!
李傕領軍圍困天子車駕、伏完一部於土丘上!
李傕大軍一部包圍楊定、董承,一部圍攻天子車駕所在的土丘,剩餘兵馬分散追殺擄掠,總計數量當在兩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