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河西之地的五千兵馬,歸你統屬,我再留周良、馬藺、孟突、典韋、楊奉、候選諸將助你,周良雖無遠謀,然有急智,頗有辯才,伐交籌劃之事,應多與其商議。”
“馬藺、孟突皆久隨我征戰,忠勇具備,可為你副將,輔之佐之。典韋乃是軍中猛將,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以為選鋒,可奪敵三軍之氣。至於楊奉、候選二人,各有其用,然新降不久,其心未附,審而用之。”
渡河在際,軍中各部的調令早已經下發,但臨行之前,閻行還是語重心長地跟甘陵叮囑這番人事安排的用意。
說起來,甘陵官拜鷹揚中郎將,是閻行麾下軍職最高之人,用其為河西之地的守將,乃是首選,可用誰為輔,閻行卻是頗費思量。
徐琨熟知西涼軍內情,趙鴻久駐三輔,兩人允文允武,各具才略。但因為兩人原先都是與閻行稱兄道弟之人,一個是勢窮來投,一個是形勢所迫,皆是雄心勃勃、不甘人後之輩。
閻行擔心將此兩人留在河西,不但發揮不到他們的才幹,反而會變成主將甘陵的掣肘。
而戲志才乃是軍中的謀主,入河東之後,閻行少不得還要與其相商軍政大事,也不能留下來。
鮑出新近投奔,雖略知其勇,但還需放在身邊磨礪些時日,才能夠外放領兵。
翟郝乃是西涼軍中的悍將,勇猛善戰,自河東追隨閻行以來,衝鋒陷陣,屢立戰功,但是性急好鬥,守河西,需用穩重之人,他也不適合留下。
總而言之,閻行已經將內外之事,通通為甘陵考慮過一遍了,剩下的,就全憑甘陵本人的胸襟見識、智謀武略了。
“為兄言盡於此,河西之事,就盡委於你了!”
閻行在馬上叮囑良久之後,終於停止話頭,過了片刻,思索無紕漏之處後,才再次鄭重說道。
甘陵之前受命時,雖知責任重大,但還沒有像閻行這般謀劃深遠,如今聽了閻行的諸多話語,愈發覺得肩膀上有千斤之擔。
閻行此次入河東,只帶了一萬五千歩騎,為求兵貴神速,軍中攜帶了十日的糧草,其餘輜重,一律留在臨晉、合陽等地,同時也包括了那些在三輔招攏、強徵來的民戶、匠人。
毫不諱言,在河東還未穩定之前,河西之地這幾座城邑,就是閻行的後方要地,若是河西有失,北境無糧,閻行的兵馬就變成了浮萍飄絮,旦夕之間就要分崩離析,就莫說去攻取安邑,執掌河東全境了。
甘陵念及緊要之處,也是面色凝重,不敢向之前那樣率性承諾,而是鄭重言道。
“兄長託陵以要務,陵定當恪盡職守,勤於任事,不負兄長之託!”
說到這裡,甘陵又看了看這浩浩湯湯的大河之水,展顏笑道:
“今日兄長渡河攻取河東之地,陵本當置酒壯行,奈何此此地無酒,那就以這大河之水,為兄長壯行,願兄長如漢將韓信平魏故事,所向披靡,一戰功成!”
閻行聽到甘陵的祝詞,也遠眺滔滔河水,心中塊壘頓去,隨即展眉開顏,豪邁大笑。
“哈哈,好一個韓信平魏,一戰功成!”
聲東擊西、木罌渡兵的故事,閻行、甘陵都清楚。
太史公書記載:“其八月,漢)以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鮓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東郡。”
笑完之後,閻行又再次手搭涼棚,舉目遠眺,望著那木罌浮橋上絡繹不絕的人流不斷向東,想到自己戎馬數載,苦心經營,如今距離河東這塊立業之基已經是近在咫尺,只要跨過大河,就能抵達河東境內,而郡治安邑也是唾手可得,心中油然生出莫名的激動。
再將目光轉向近處,看著那滔滔不絕的大河之水,再追憶起楚漢相爭時,韓信擊魏,聲東擊西,木罌渡兵,一戰功成的傳奇故事,閻行此時也宛如身臨其境,一時心馳神往,對古之名將的風采心折不已。正是:
木罌飛渡笑艨艟,相拒蒲津讓首功。
壇上英雄隨水去,濤聲猶似戰河中。
閻行揚鞭大笑,哈哈說道:
“走,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