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為政伊始業之基(5)(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年兵敗流落到了牛尾聚時,閻行自命不凡,憤懣盈胸,嚴師言談,幫他消解過身上的戾氣。
如今在廂房兩人獨處,聽嚴師指出自己的過錯,則讓閻行心中,減少了許多自定河東以來,日益滋生的驕傲情緒。
歸根結底,自己是一個特殊的人,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今後不管是執掌一郡之地,還是一州之地,自己需要學習的,都有很多,未來也不免還會犯錯。
需要謹記不忘的,就是這一顆誠懇求知、百折不撓的初心。
閻行在聽完了嚴師為自己指出的這些為政的紕漏之後,誠心誠意地向嚴師坦言:
“行今聞過矣,願改之,以終善道!”
隨後,閻行就親自動筆,將自己這些為政的紕漏逐條抄錄下來,準備貼在自己的處理政事的地方的屏風上,用來時刻警示自己。
嚴師在看到閻行坦誠承認過失,並願意作出實質行動改錯糾正的時候,內心也鬆了一口氣。
若是閻行不能聽取規勸諫言,那依照嚴師的脾性,少不得也要當面面刺閻行一番後,再掛印棄官歸去,重新遁入山林了。
幸好,事情還沒有惡化到那一步。
而嚴師在離開了郡府之後,也沒有先回自己家中,而是前去探望了戲志才的病情,並特意為戲志才留下了藥方。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轉眼過去了半個月。
嚴師履任郡丞之後,忙著為閻行之前的政令彌補缺漏。如免除今歲的口算錢一令,郡府又釋出檄文,已經收取了口錢、算賦的縣,需要連同今歲的稅賦一同輸送到安邑的郡府,該縣的百姓則可免除下一歲的口算錢。
在聚眾作亂一案中,嚴師罷黜瀆職的獄吏,奏請閻行闢除、拔擢新的吏員,並親自提審,加以訊問,核對宗卷記載的罪行,依照漢律依次給犯人定罪,判處死刑、笞刑及城旦舂、鬼薪等徒刑不等。其餘無辜人員,一律釋放。
對內,則會同功曹衛覬、五官掾裴潛等郡府右曹大吏,考核郡府的各曹掾史,接見各縣的上計官吏,校對賬簿文牘,整頓郡府的儀仗、車駕······
閻行則在這個時間段裡,大量地閱讀了郡府近幾年來的案牘、文書、賬簿、宗卷,詳細瞭解河東郡府在冊的田畝、戶口情況後,再又召集了郡丞嚴授、功曹衛覬、五官掾裴潛、督郵賈逵等府中大吏,一同商議河東的政事。
賈逵受任南部督郵以來,巡查南境各縣還未能夠成行。如今他已經見過了府中的各曹掾史,也熟悉了督郵的屬史,也是時候將他外派出去了。
這一次閻行就特意委命他微服行縣,採風、巡查南境各縣,確保郡府的命令真正下達到了各縣,同時也是體察民情,督察官吏貪墨、豪強違法等作奸犯科之事。
然後,閻行又與嚴授、衛覬、裴潛等人商議過後,向各縣頒發了郡府新的文書命令。
為首,是下令南境收骸骨的文書,傳令各鄉、亭上報死亡、流失人口給郡縣。
閻行翻閱了郡府之中大量的田冊、戶簿,發現了其中有不少疏漏之處,歷年的戰亂流失人口也沒有清算,他有心下令各縣重新核算全郡的田畝、人口、家貲,但礙於為政伊始,不宜操之過急,所以只是先下令清算這幾年來的死亡、流失人口和無主田地。
第二道政令,則是有關於招撫、安置流民一事,如今不僅河東有流民,三輔遭受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戰事波及之後,也有一大批民眾流離失所,閻行令甘陵招撫了大量的三輔流民,而不是眼下河東平定,清算出了流失人口和無主田地,閻行就準備把這些流民分批安置在河東的南境和北境的無主田地上。
第三道政令,則是涉及到幕府、郡府兩方面的事情,閻行的大軍要分兵守護河東各縣。河東雖然有山河之險,但卻也是四面都有潛在的敵手,西面一衣帶水的李傕、郭汜,有河西地的甘陵在,北境有曹鳶鎮守,都暫且不論。
南面隔著大河的張濟,在進入弘農之後,同樣也是厲兵秣馬,其兵鋒所指何處,暫且不明,但強鄰在側,不得不防。因此閻行下令調翟郝的兵馬布防南面的河北、大陽等城邑。
東面有河內的張楊,閻行令徐晃所部屯駐絳邑,兼顧濩澤、端氏、東垣諸城邑的兵事。
至於西北面,閻行則下令閻興、楊豐、馬玩三將,會同北境的魏鉉所部,收復蒲子、北屈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