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伏弩飛騎逞神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嗚嗚——”
隨著陣陣號角聲,兩道煙塵從曠原上喧囂而起,在飛揚的煙塵中,一匹匹奔騰而至的戰馬脫穎而出,馱著馬背上輕甲攜弓的騎士,直奔河岸的軍陣而來。
“校尉,你看,白波賊的騎兵出動了!”
戲志才聽到山崗上郭太的旗號方向響起了進軍的號角聲之後,就一直在馬背上挺直了身子,密切注意著對面白波軍的具體動靜。
所以一看到騎兵奔騰所揚起的煙塵時,戲志才立馬就轉首向閻行說道。
閻行微微頷首,郭太終究還沒自大到,以為自己擁有四萬餘大軍,就可以橫推一切,將自己這六千兵馬不費吹灰之力,就盡數趕入汾水之中。
不過,對面的白波軍以眾臨寡,有泰山壓低之勢,卻依然不敢一鼓作氣,直接發動進攻,而是派出騎兵,來試探攻擊閻行一方的軍陣,可見郭太的用兵之能,也就僅是二三流的水平了。
去歲的閻行親身經歷過一場類似的戰事,當時徐榮率歩騎趕到汴水邊上的時候,也遇上了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的曹操大軍,那個時候的徐榮和他的西涼軍是如何應付的?
在觀清對面的曹軍軍陣之後,徐榮就大膽下令騎兵部隊下馬,與其他步卒協同作戰,直接進攻曹操所在的大陣。
兵馬出動,侵略如火、動如雷霆,一經接戰就打得曹軍士卒無反手之力,隨後更是突破曹軍大陣的側翼,將整個曹軍的大陣從側面鑿穿,一舉就埋葬了曹軍的數萬人馬。
現下的郭太,雖然手擁大軍,卻沒有一擊必破的決心的魄力,而是選擇穩妥的戰法,想用兵力數量上的優勢來擊敗閻行的軍隊,這和閻行渡河之前的設想基本一致,閻行對付起郭太的白波軍的攻勢來,也就更加遊刃有餘了。
“傳令,牛嵩、楊豐率兩百中軍鐵騎移動到左翼軍陣的出擊通道旁,前排蹶張士伏於大楯之下,不得虛發箭矢,俟敵騎進逼至五十步後,以魏司馬命令為準,齊齊發矢!”
閻行下達完命令之後,把前方的指揮權交給了魏鉉,然後就靜靜觀望著戰局的發展。
賓士而來的白波騎兵,雖然都是輕騎,但卻與在襄陵、臨汾遇上的那些白波軍中的普通馬兵有著本質區別,白波軍中的普通馬兵僅僅是人手有一匹坐騎而已,而且都是些馱馬還有駑馬,勉勉強強只能夠用來當作斥候和追擊的兵馬使用而已。
而郭太親率的這些騎兵,雖然只有一千輕騎,但坐騎都是來自太原、代郡的良駒,用的皮甲、環刀也都是漢軍制式的裝備,騎士的來源,更是從白波軍中百裡挑一的精銳,這才是一隻真正的騎兵部隊。
眼下,奔騰驅馳而來的,僅有一半,五百輕騎,但因為背後有己方大軍作為依託,加上看見對面的西涼軍騎兵人數不多,只能夠用來拱衛步卒大陣的兩翼而已,所以為首的騎將倒也不懼這些龜縮結陣的西涼軍,他大膽地帶著自己麾下的輕騎,在西涼軍的陣前,來回驅馳,激起團團煙塵,然後以此向西涼軍的軍陣方向耀武揚威。
那白波軍的騎將在陣前驅馳了一陣子後,看到西涼軍的將士毫無動靜,他就將五百騎分成兩股,在射程之外,沿著西涼軍的軍陣正面,布成一個騎兵的雁行陣,然後親居其中,大聲辱罵西涼將士,想要以此來激怒他們出陣來追擊自己。
可惜,如同之前在陣前耀武揚威的挑戰一樣,面對他們的大聲辱罵,西涼軍軍陣之中的將士們依然無動於衷,彷彿就像是一座沉默的大山一樣,對白波騎兵的放肆挑釁視若無睹。
那名白波騎將心知渠帥郭太派遣自己前來,就是要佯裝進攻,試探西涼軍的虛實,可眼看這些西涼軍面對自己的挑釁無動於衷,連箭矢都不發一支,如果自己就這樣退回去,那毫無作為的結果定然是要遭受郭太的責罰的。
想到這些,那名白波騎將就下令,讓原先的騎兵雁行陣化成錐形陣,裝出要徑直進攻西涼軍軍陣的樣子,五百白波輕騎,紛紛催動馬匹,往西涼軍的陣前漸漸逼近。
進入了八十步之後,白波騎將就變得謹慎起來,讓麾下最前面的騎兵紛紛舉起皮盾,緩緩上前,結果西涼軍的軍陣還是不發一矢,任由自己等人逼近窺視陣型。
到了六十步後,白波騎將已經下令,讓麾下的輕騎,引弓搭箭,向西涼軍的軍陣之中發射箭矢,企圖擾動西涼軍的軍陣,可是西涼軍以大楯為前排,前方不見軍士的影子,只能夠看到後排的將士們的身影,面對白波騎兵雜亂的箭矢,依舊不動如山。
“真是見鬼了!”
為首的白波騎將詛咒地啐了一口,雖然西涼軍的軍陣四角都佈設有鹿角和木刺,可那也只能夠暫時阻礙白波步卒大軍的徑直合圍,對於他們這些靈活奔擊的輕騎而言,很快就能夠尋得空隙,突入陣中而去,徹底攪亂他們的陣型。
可是對面的西涼軍面對己方輕騎的逼近,就是這樣的有恃無恐,陣型紋絲不動,彷彿將己方這些輕騎都當不存在的樣子一樣。白波騎將在感到受到羞辱的同時,也暗暗心驚,他隨即決意,在逼近到五十步內之後,利用馬速往西涼軍的大楯後拋射一頓箭雨後,就徑直往後撤退,也不管這些龜縮不動的西涼軍的虛實情況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