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魚麗之陣(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到徐榮也帶著他本部兵馬連同成皋部分守軍,共計萬餘歩騎也感到戰場之後,等候已久的李蒙才和徐榮合兵一處,準備進攻已經撤到汴水邊上修築陣地,結陣以待的曹操兵馬。
徐榮在諸多親衛騎士的簇擁下,威風凜凜地策馬來到汴水邊上,看著依託汴水結陣防守的曹軍三萬人馬,徐榮不禁微微蹙了蹙眉頭,但他隨即又哂然一笑,點齊了手下的諸位將吏,隨他一同策馬登上了最近的一座小山丘,齊齊鳥瞰汴水邊上曹軍結成的軍陣。
這裡原本是徐榮預想伏擊長途跋涉的曹軍的地方,可如今,地利已經被提前搶先一步的曹軍佔領,攻守易手,也就變成了曹軍一方以逸待勞,靜靜等待著徐榮一方西涼兵的進攻。
徐榮駐馬後變得沉默不言,抬眼掃視著遠方曹軍的軍陣,曹操的軍隊分成三部分,曹操親率他的五千本部人馬和鄰近新投的人馬,作為中軍,而作為左軍的鮑信的兵馬最多,他分出了七千人馬,匯合右軍的衛茲三千兵馬,佈設右軍的防線。
曹操同時還不放心衛茲的臨戰指揮能力,雖然衛茲也以才學知名,舉過孝廉,但終究是儒生,所以曹操又把夏侯兄弟派到右軍,協助衛茲指揮右軍人馬。
三軍人馬以曹操的中軍為主,但卻是人數最少,只有七千之數,而左右兩軍的兵馬,左軍有萬餘士卒,右軍也有一萬士卒,以此為基礎,結成了三個大陣。
每個大陣之間,又由層層疊疊的無數個小陣結成,曹操以軍隊之中的輜車作為前拒,每一輛輜車的間隙又輔以一隊長矛手和戈戟手,弓箭手集中在中軍中央,而騎兵則分散在左右兩軍背後。
徐榮駐馬在山丘上看了一會,才緩緩開口說道:
“叛軍所佈之陣,乃是魚麗之陣,二三子,可有計策破此敵陣?”
魚麗之陣,最早是在繻葛之戰中,鄭莊公對陣周桓王的討伐聯軍,採用的新型陣型。鄭軍在此戰中,放棄了以往中原各諸侯國都常用的戰車突擊,步卒跟上的車戰陣型,轉而在每一輛戰車的左右和後方佈置了步卒,這樣的軍陣一成,就變以往一字排開的戰車大陣為層層疊疊的步、車協同作戰的小陣群。
這種陣型表面上看似削弱了自己陣型的攻擊力,但實際上,因為有了更緊密的步、車協同,魚麗陣的攻擊力不僅得到了明顯提高,而且在防禦性上也比傳統的車戰陣型更為牢固,不會輕易出現那種前排的戰車突陣覆滅之後,後排的步卒一鬨而散的亂象。
因此,在繻葛之戰中,採用了新型戰陣的鄭軍成功戰勝了前來討伐的周室聯軍,親征的周桓王肩上還中了一箭,周王室僅存的顏面也在這一戰中敗個精光,從此禮樂征伐從天子出,變成了禮樂征伐從諸侯出。
曹操如今背水結陣,佈下了魚麗之陣,就是想要依託身後的汴水和前拒的輜車,來抵消西涼鐵騎對陣步卒時,正面衝擊和迂迴包抄的優勢。
因為他帶兵提前加入戰場,所以此刻能夠從容佈置,曹軍的大陣小陣,在前後左右,互相呼應,儼然一副堂堂之陣的氣勢。
徐琨一直也在觀察著曹軍佈下的陣型,他聽到了徐榮的詢問之後,好用奇兵破敵的他,率先開口說道:
“將軍,你看這叛軍雖然背水結陣,但是其軍陣之後卻依然留有迴旋的空地,此乃其軍陣唯一一處破綻。如果我軍能夠調動大部分歩騎在前面牽制叛軍的兵馬,爾後挑選精銳騎兵,迂迴繞後,突擊叛軍中軍的將旗所在,叛軍中軍所在多是弓箭手,被我軍鐵騎一衝,勢難抵擋。”
“中軍一破,叛軍的左右兩部,也就被我軍的騎兵切斷聯絡。如此,我軍就能夠順勢全軍壓上,擊破敵陣,大勝叛軍!”
徐琨說的計謀顯然也是他經過一番考慮過的,言談間頗為得意的徐琨說得有理有據,周圍一些將吏也是邊聽邊點頭,就差出言稱讚好計謀了。
不過徐榮聽完之後,卻面無表情,反而搖了搖頭,直接反駁說道:
“此乃小兒之見,自古佈陣之法,最忌嚴防死守,那種布成龜甲一般的陣型,是為死陣,非危急存亡之刻,不可施行,否則不需敵方進攻,兩軍稍稍對峙,佈陣的一方困也把自己困死了。”
“這個曹孟德,以往雖無知兵之名,但就眼前佈下的陣型來看,卻是一個精通兵勢謀略之人,那後方的空地,我軍騎兵能夠突進,對方的騎兵又豈不能提前集結以待,兩者相較之下,我軍精騎以寡敵眾,以危擊安,必然多敗少勝,繞後之計,不可行!”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