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魚麗之陣(第1/2頁)
章節報錯
汴水,也稱汴渠,它是鴻溝運河體系的一支,因此說起汴水,就不得不談起鴻溝運河。
鴻溝運河,乃是魏國遷都大梁之後,魏惠王下令修建的溝通大河、淮水兩大流域的水運通道,前後分兩期,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將鴻溝運河徹底開通完畢。
這條運河一經開通之日起,就註定了它溝通南北、四方通衢的重要使命,楚漢之爭曾在此劃界罷兵,兩漢又對這條運河經過多次修整,使得它成為了“成下漕梁,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所由而至”重要漕運通道。
這條運河,前段是汴水,後一段就是鴻溝水。而前段的汴水又正好從滎陽境內穿過。
孫子兵法有言,“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
曹操應對徐榮虛置滎陽的陽謀的方法,就是“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一邊加固營地,裝作要嚴防死守的樣子,一邊派出精銳人馬,哨探從鴻溝水到汴水一路上董軍的虛實,等到摸清對方斥候的哨探範圍之後,曹操這才突然下令全軍,拔營急進,以夏侯淵一部為前鋒,沿著鴻溝水—汴水,繞過圃田澤等水網密佈的道路,直驅滎陽城。
這一招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輕兵奔襲,確實成功打破了徐榮張網以待、半渡而擊的陽謀,原本徐榮以為憑藉西涼精騎的馬速,完全可以在曹操的軍隊一經拔營西進的時候,搶先趕到,然後從容佈置,在半途中埋伏突襲曹操的軍隊。
可沒想到,曹操卻成功騙過了徐榮派出的斥候,讓徐榮誤以為曹操依舊在加固營地,暫無出兵的意圖。
徐榮在轘轅關的時候,也同樣使用過這一計謀,只是豫州兵馬的窘態也拉低了他對關東兵馬的警惕,曹操在關東州郡各路人馬之中,只是一股小勢力,之前也沒有在兵事上有什麼建樹,因而剛剛得勝不久的徐榮在心中還是輕視了他。
所幸,這個時候,閻行的謹慎和重視起了作用,曹操前鋒人馬的迅速行進,還是被第二批斥候發現了,很快,這一重要情報也就被快馬傳回了成皋。
得到這一情報的徐榮,雖然內心震驚,但立馬也做出了反應,他當即讓李蒙率三千輕騎,快速前往滎陽,務必要遲滯曹操軍隊的行進速度,攪亂他們的原先奔襲滎陽的計劃。
於是,李蒙的輕騎部隊臨機受命,狂飆而來。
就在滎陽以東三十里的地方,西涼兵的輕騎和曹軍的前鋒夏侯淵部隊遭遇了,帶兵的李蒙不及多想,就想要藉著騎兵的衝鋒,直接擊破曹軍的前鋒。
可沒想到,曹軍前鋒帶兵的司馬夏侯淵,也是膽壯勇猛之人,面對騎兵的衝擊,臨危不亂,下令戈矛手立即結陣而守,而自己則帶著為數不多的騎兵,對李蒙的輕騎進行反衝。
一陣短暫的廝殺過後,夏侯淵率先帶著被擊潰的騎兵退出戰場,而被牽制到的李蒙也沒能夠果斷把握住時機,再行擊破曹軍前鋒的步卒,面對密密麻麻的長矛和戈戟,李蒙試探了一下之後,發現對面的步卒陣腳紋絲不動,就又知趣地退了下來。
雙方先後抽離戰鬥,於是開始形成了對峙,夏侯淵一面加緊讓步卒樹立鹿角防禦西涼兵的衝鋒,一面也派出飛騎,向親率大軍,正在趕來的曹操稟報前線的遭遇。
李蒙這邊則廣派輕騎,遮蔽戰場,防止對面的曹軍前鋒逃脫和哨探曹軍主力的到來,另外也派出了斥候向後方趕來的徐榮軍隊,彙報曹軍進軍的情況。
中牟到滎陽的路程是成皋到滎陽的兩倍以上,若是按照徐榮原先的計謀,等曹操率軍西進的時候,自己也親統歩騎東來,西涼兵的騎兵部隊更多,速度和機動性要快上不少,完全可以在半天之內趕到滎陽,然後以逸待勞,提前設伏,在野外襲擊長途跋涉,趕了一天路程又毫無地利可以依仗的曹操軍隊。
可如今,曹操軍隊的行蹤成功騙過徐榮的斥候,這讓曹操的軍隊得以趕在了徐榮兵馬的前面,提前加入了滎陽城野外雙方遭遇戰的戰場。
曹操在接到了自己的前鋒夏侯淵遭遇西涼騎兵的稟報之後,雖然有點驚詫西涼兵馬反應和行進速度,比自己設想的還要快上不少,但是如今,自己的大軍已經傾巢而出,為的就是出其不意,一舉攻取滎陽城,滎陽沒有拿下,西涼兵沒有擊退,軍隊就不能貿然後撤。
眼下雖然夏侯淵的前鋒人馬被西涼的輕騎發現,還打了一場遭遇戰,曹操軍隊奇襲滎陽城的意圖已經落空,但曹操也不是輕易氣餒之人,更何況眼下自己的兵馬也不能夠這樣倉皇撤退,不然不僅會大大打擊己方兵馬計程車氣,而且一旦西涼兵的大隊騎兵趕到,自己一方立馬就是全軍崩潰的下場。
所以,在曹操的三萬兵馬,加快腳步,盡數抵達了戰場之後,曹操只是派兵驅逐了遮蔽戰場的西涼兵輕騎,然後就率兵緩緩向東北面的汴水方向退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蒙見到曹操軍隊的主力趕赴戰場後,既不進攻,也不像是要後撤的樣子,之前他和曹軍前鋒交過手,發現對面的曹軍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於是他也收起了輕視之心。因為擔心貿然進攻反而中了對方的埋伏,所以西涼兵的輕騎只是遠遠銜在曹軍的後頭,然後李蒙又加派騎兵,趕往後方,向徐榮主力人馬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