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捕頭,撈到了?”看著一臉風塵僕僕的於鋪頭,陸路欣喜的問道。

“嗯,幸不辱命。”說完,於捕頭便從懷裡掏出一個包裹,然後小心翼翼的遞給了陸路。

陸路接過包裹後,便將其開啟,隨著布塊的開啟,幾塊香爐的碎片出現在了眼前,陸路抬頭看了看範夫人身旁的丫鬟秋菊,問道:“這是你家小姐用的香爐麼?”

秋菊觀察了一會兒後,點了點頭,很肯定的說道,“是,這裡掉了一塊瓷,是前不久小姐穿衣服的時候,不小心碰掉地,磕掉了一小塊瓷,為了這事,小姐還傷心了好幾天呢。”

經過小丫鬟秋菊的確定,這香爐便是死者徐清婉用過的那個香爐,陸路拼接了一下,除了一些小的碎片拼接不全外,基本上還是能拼出個大概的。

陸路看了看香爐的內面,儘管被湖水泡了,但上面還是有很多渣滓的,有的上面還覆蓋著一層棕色油膩物,陸路用手摸了摸,黏黏的,又放到鼻子下面聞了聞,有一種煙焦油的味道,雖然很淡,但陸路還是可以肯定這就是煙油的味道。

“菸灰,煙油,難道這個時候就有香菸了?”陸路自言自語的說道。

在現代,菸草可謂是司空見慣了,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吸菸的人,但在古時候,這菸草可就不一定了,雖然陸路不知道這菸草是從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但陸路知道這菸草並不是我國的本土植物。

這菸草原本是美洲的植物,在大航海時代被發現並廣為流傳的,17世紀時陸續傳入中國,途徑分為南北兩條路。

南路,是由呂宋島菲律賓)傳到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北路,則是由日本傳到朝鮮,再傳入我國東北地區的。

雖然不知道這菸草具體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但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有書面記錄了,在姚旅所著的《露書》中,就有提到過這菸草。

“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煙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闢瘴氣。有人攜漳州種之,今反多於呂宋,載入其國售之。”

“菸草,菸草,這徐清婉的薰香是菸草做的?”

陸路知道,雖然有的人不喜歡吸菸,但他卻喜歡聞那些吸菸人士手上的煙味,尤其是黃手指的那種,陸路曾今的一個女朋友就喜歡聞這種味道。

如果這徐清婉的薰香真的是菸草做的,那麼徐清婉的死會跟這菸草薰香有關係麼?

一想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這菸草中的有害成分了,菸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焦油及多環芳烴,以及一氧化碳,其中,尼古丁是有劇烈毒性的,服用兩、三滴就足以使人致死,吸入少量於肺中,會使人感到頭痛、眩暈、昏睡等。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這尼古丁是一種生物鹼,是一種神經毒物,它的致毒機制主要為對中樞神經和膽鹼能神經的n—膽鹼反應系統,有先暫短興奮,後抑制麻痺的雙相作用。

而這中樞神經系統是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如呼吸中樞、體溫調節中樞、語言中樞等。

如果這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了抑制麻痺,那麼呼吸系統就很可能會癱瘓,呼吸系統癱瘓,就會出現呼吸痙攣的症狀。

喜歡刑明請大家收藏:()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