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敢殺上司,殺兄弟!(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過心裡卻在想,就算是這個小故事,但是對於整個故事的脈絡來,又能有什麼作用呢?
聽到了現在,歷史老師也摸清了林凡的規律,那就是從朱元璋的身邊的事出發,一點點介紹當時的情況,不管是城池還是敵軍友軍的情況,都從點到面。
不過這也太容易了吧。
歷史老師們覺得他們也能整理出這樣的故事出來。
而他們卻並不知道,林凡講這個小故事是有用意的。
之所以介紹陳友諒這個敵人之前,先介紹他的老闆,是有原因的。
“當時徐壽輝手下的丞相想要篡位,被發現了,於是逃到了陳友諒那裡,要知道陳友諒可是丞相曾經一手提拔出來的,可以說丞相是陳友諒的恩師了。
結果陳友諒表面上對丞相恭敬有加,之後卻拿恩師的頭顱來徐壽輝那裡結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件件的故事串聯起來,大家的笑意都不見了。
“我去,這也太不地道了,自己的恩師都敢殺!”
“陳友諒原來是這麼心狠手辣,膽大妄為的人!”
後來,在眾人聽到陳友諒在徐壽輝手下做事,卻又將徐壽輝給殺了,自己稱王的時候,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個人,沒什麼江湖道義,敢殺上司,殺兄弟!
而且毫不猶豫!做了還大大咧咧的承認,這就是我乾的!你還能把他怎麼樣?
很快,這麼一個朱元璋敵人的人物形象就被立起來了。
林凡透過講述了一些人物做了什麼事,之後再經過自己的分析,從對方的出生解釋出性格的原因。
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比如陳友諒,之所以這麼陰險,是因為他小時候是元代最低等的漁民,在元代,漁民一般不上能上岸,都在船上,被人歧視唾罵。
後來他讀書,當了公務員,但是依然時常被人嘲諷瞧不起。
可以說他一起義的時候,直接就是背叛了給他發工資的人,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權力和地位,讓沒有人可以敢藐視他!
第二百四十九章質疑聲
歷史老師們聽到這裡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人物的形象躍然紙上,這才明白了,林凡講那些故事不是隨便講的,是想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刻畫出這個人物。
而很顯然的,所有的學生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很深刻的形象。
那些社會人士,聽到這裡也不由豎起了大拇指。
“幽默風趣中,又不乏細節,又能從似乎毫不相干的事件中,串聯出一個人的形象出來!”
“所有說,林凡站在舞臺上,給這麼多人演講歷史,不是沒有理由的!”
歷史老師也都收起了自己剛剛起的一點不滿的意見。
溫暖的陽光灑下來。
林凡的額頭上沁出了一點汗,因為是在操場上演講的原因,整個演講舞臺都是露天的。
有一個歷史教授看到林凡擦汗,突然從自己的位置上面站起來,拿起了一瓶自己還沒喝的礦泉水,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