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敢殺上司,殺兄弟!

“我們上次說到,朱元璋的隊伍在合州。而這個地方在朱元璋的眼裡,太小了,只是一個小縣城而已,於是就打算去集慶——南京。”

“為什麼要選這個地方呢?因為南京背山面水,風水很好,不但地勢險要,而且十分的富有,不僅附近就有重要的糧食生產區,而且這裡還有運河,有水路!”

“可是要攻下集慶,就需要有水軍,但是朱元璋的人馬只有騎兵步兵,這就讓朱元璋犯了難。這時候,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俞通海,是沿江打劫的強盜,但是對朱元璋來說,這個人殺點人沒關係,有用就行了。於是召集了千條小漁船,開始進攻集慶……”

林凡的演講內容十分的有條理,先是說明了為什麼要去南京,又為什麼一定要從水路進攻,以及進攻的主要作戰力量,便是任用強盜,用了千條漁船……

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得明明白白,就跟在聽相聲似的,在林凡的演講中,一個個故事接連開場了。

坐在下面的歷史老師,心裡不由得佩服林凡講故事的側重點,就這麼幾句話,既讓人聽得津津有味,又將前因後果和厲害關係講明白了。

別看林凡講的似乎很隨意,但是對比一下現在的歷史課,就知道不簡單。

以為的歷史課,那些按照年代羅列出來的歷史事件。

那些誰戰勝了誰,誰又輸了的簡單總結。

再對比林凡現在的演講,簡直一個是食之無味的背書,一個則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

“這邏輯能力真是太強大了,我相信林凡完全是將明朝的歷史爛熟於心,所以才能這麼遊刃有餘的說出故事的要點!”

“連選擇一個地點的原因都說清楚了,我上歷史課的時候,歷史老師只是簡單的說是從哪裡到哪裡!根本就沒有說得這麼明白!”

“這細節也太逆天了!”

“我牆都不服就服林凡!”

故事還在繼續。

而大家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聽得津津有味了。

“攻下了集慶之後,朱元璋可是佔了大便宜!為什麼這麼說呢?表面上看,朱元璋的鄰居們一個個都比他強大,家大業大,將朱元璋圍在了中間!”

“這就好像是外來務工的民工,寄人籬下一樣,但是有趣的是,雖然大家都不喜歡朱元璋,但是由於朱元璋當時太弱小了,誰都沒將他看在眼裡,他們各自打來打去,居然沒空搭理他!”

“除了元朝的統治者很看重朱元璋的危害,可是想打卻打不著,因為朱元璋的北面鄰居是兄弟單位的部隊,幫朱元璋攔住了元朝軍隊的進攻,這就出現了,能打的不想打,而想打的又不能打!”

“所以朱元璋雖然痛恨元朝,但是卻不急著與元朝對上。這就讓朱元璋有了喘息的時間!”

林凡邁著步子,握著話筒,這個模樣倒是有點像是在講相聲,只不過這是他一個人的表演,有時候他自問自答,有時候他又丟擲一個鉤子,將引人好奇的點先放出來,讓人心裡癢癢的。

尤其是林凡說到了一些人物的有趣的故事,更是讓人忍俊不禁。

在介紹到朱元璋的敵人陳友諒的時候,林凡說道:“陳友諒的老闆徐壽輝,他的整編部隊的手法實在是厲害,當時他在每個士兵的背後寫佛字,據說這樣可以刀槍不入。

然而這個謊言,在上戰場的時候很快就會被揭穿,於是乎這個謊言還有另外一部分,那就是,如果你不幸戰死了,那不是這個字不靈,而是你心不誠,死了只能怪自己。

這就搞得當時士兵要上戰場之前都要念經,不明真相的人還誤以為是撞上了和尚呢。”

這話一出,全場頓時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太好笑了!”

“這都有人相信!這當時也太迷信了吧!”

“我要是當時在那亂世,我都能靠起個宗教,成立一方軍隊信徒了!”

“太有意思了!”

而那些歷史老師,沒想到,這麼一個小故事,居然會引起學生那麼大的反映,立馬又在筆記本上記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