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機器真不錯,好像還不用『插』電,應該是用電池的。不知道能不能買一臺?

系統:“多功能清理器,因其中壓縮機所含科技超出現實太多,在宿主未達到一定保密條件前,暫時不可以購買。但有簡化版,取消物料壓縮功能。兩萬元一臺,是否購買?”

不能壓縮物料,就需要收集起來用袋子裝好拿去扔掉,其實也比林聰原來的方式好多了。

林秋:“暫時不買!”

兩萬元似乎不算貴,買給蔥頭的工人用,應該效率能提高不少。但現在沒錢啊!系統難道你不知道嗎?還問我是否購買!

系統:“沒錢你問啥?”

林秋:“”

接著幾個人下樓弄了五個大箱子上來,有兩個開啟後,裡面全是一盤一盤的線管,管子裡已經穿好電線,兩個人拿出盤成圓盤的管子兩頭一拉,就變得筆直,然後往線槽裡面裝,該轉彎的時候用一個彎管器一壓,想怎麼彎就怎麼彎,而且每條管子都是專門有合適的地方安裝的,長度都是剛剛好。剛才開的孔現在就有用了,線槽經過的位置,用一個像膠水瓶一樣的東西往孔裡擠一點,那膠水似乎乾得很快,鉤碼一塞,管子就固定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另外有人安裝開關『插』座的底盒,也是用膠水在坑裡擠一點,然後底盒一塞,就固定住,根本不用調整。

林秋見到一位好漢在擺弄一臺機器,就過去看。

那臺機器有個支架,支架上裝著個連著管子的噴嘴,管子連到一個容器裡。那位好漢把一包粉狀的東西倒在容器裡,把水加到一個刻度,然後開機,那機器沒發出什麼聲音。只見那噴嘴在地上噴出一溜兩厘米厚五厘米寬的灰『色』『奶』油狀的東西,緊接著又噴出一溜疊在上面。

如是者多次後,林秋終於明白這是個類似於三d列印的機器,在砌牆呢。牆厚只有五厘米,兩面都很光滑,完全沒有層層疊疊的感覺。有門洞的地方自動留出來,有開關『插』座的地方也自動留出線槽和線盒坑。

一堵牆完成後,林秋徵得那位好漢的同意,試著用手往牆上推,結果發現完全推不動。用力敲也沒有空洞的感覺,簡直比正常的牆還要結實,簡直令人難以相信這只是一堵只有五厘米厚的牆。

林秋暫時不管其它事情,在這裡呆了一整天,看到了很多新鮮的施工方法。

到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所有的水管、強弱電線管底盒等敷設,空調天花機安裝等都已經完成。

幾位好漢把屋裡的箱子雜物都拿到屋外,兩個人負責運到地下停車場的車上。其餘三個人先把衛生間和廚房的門口用一塊板條擋住,然後在客廳和房間裡,把一包包灰『色』粉狀的材料均勻的灑在地上,然後放水。當水位到一個高度的時候,三個人分別用筢子一樣的工具在屋裡拖過來拉過去,很快,水就成稀糊狀。

三個人同時走到大門口,甩一甩腳,鞋子上沾到的糊狀物都甩回屋裡,鞋子光亮如新,一點都沒帶出來。

不一會,屋裡的糊狀物變得平滑如鏡。林秋這才明白,這是跟自流平差不多的工藝吧!等明天干透,全屋除了廚房廁所和陽臺,其它地面就都一樣平了,而且把在地上敷設的線管都遮蓋住。確實是一種很不錯的施工方式,關鍵是那些灰『色』粉末,才放了十來包,每包頂多一公斤的樣子。這就把大部分地面找平了,水泥沙都省掉。

林秋估計明天鋪地磚,肯定不會用水泥的。

喜歡大建築商請大家收藏:()大建築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