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林秋又來了。

今天直接穿了昨天買的工作服,還配了鞋,穿著都很舒服,上衣雖然是長袖,但卻很涼快。

走進房子裡面,他的穿著就和裡面那幾位一模一樣。那幾位綠林好漢看了他一眼,卻沒什麼反應,照樣幹自己的活。

果然,地面已經很硬,而且很平,林秋在上面跳起來蹬,連小坑都沒蹬出來一個。

有兩人開始鋪地磚。他們先在地面上塗抹一種膠,然後八十大的地磚直接鋪上,輕輕按壓就已經很平整,接著鋪第二塊,鋪到邊上,有專門裁好的現成小塊地磚鋪上,反正工地完全沒有切割材料的工序出現。

其它人在做衛生間、廚房和陽臺的防水,防水乾了後做蓄水試驗。這個是沒法快的,管理處規定要蓄水四十八小時,由他們派人檢視過無漏水現象,才允許繼續下工序的施工。系統雖然可以百分之一百保證不漏水,但是也要嚴格遵守管理處的規定。

雖然鋪磚和做防水用的都是膠狀物質,不過林秋聞不到半點普通膠水特有的難聞氣味,應該都是環保產品,系統出品果然不平常。

往後,林秋每天都到這套房裡呆一陣子,看看進度,還有學習比較新穎的施工方法,覺得每天都有很大收穫。

房子一天一個樣,卻始終都是那五個人在幹活。水電工是他們,泥水工是他們,安裝工也是他們,甚至連清潔工都是他們。每天都會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才走,不過像他們這樣施工,根本就產生不了多少垃圾。

總之裝修的所有工序都是他們一手包辦,沒有換過人。

而且看他們幹活雖然不緊不慢,進度卻極快。林秋覺得主要是他們互相配合得好,胸有成竹,工具也趁手,材料和施工工藝先進等等。

有這樣一幫人,林秋感覺根本就不用到外面找人幹活,全包給他們就行。

只是,這種施工方式也有它的弊端。

如果接個大活,一次『性』把款付清確實有難度。而且他們幹活也無法跟別人配合,只能全部都用他們自己的人。

大點的工程,業主一般都不會全部包給同一幫人,全是分包形式,很多施工單位穿『插』施工。就沒辦法用這些人了,根本無法配合。

很難想象這樣一幫人和平常人混雜在一起幹活的場景,光這一塵不染的施工場地就已經夠看了。

除非是像劉家這個套房,劉老頭相信林秋,全部包給他,才能這樣全封閉的做活。

很多業主喜歡裝修的過程中把方案改來改去,這也是不適合的。

很明顯,綠林好漢們根本就不理你,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忠於原設計。第一天用的那些工具,在後面這些天,林秋根本沒見他們用過。說明他們從一開始打個孔,都已經預計到最後一步工序,絕沒有無意義重複的工作。

如果中途劉老頭過來說這裡要改,那裡要拆,林秋還真不知道能怎麼協調這些好漢們。也許給系統加錢能解決吧!系統不是肯吃虧的主,毋庸置疑,一定是要用錢來填的。多改幾次,恐怕賺的不夠填。

不過這種施工方式省時省工也省事,必定是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

林秋暗忖:這種施工方式現在只能暫時適用於一些小而精的工程,但是以後總有一天,可以讓這種施工方式真正發揮作用。到那時就好了,左手接下來工程,右手轉包給系統,乾淨利落!坐等數錢就是。

“林秋,先你看看。”陸芊芊的辦公室裡,陸芊芊把手裡的一沓報表遞給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