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窈窕駙馬,人人好逑34(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日,越王與嚴九欽在談事。
“太子就快要出來了,”嚴九欽淡淡地告知越王。他嚥了一口茶,茶溫燙熱,灌入胸肺,才消減了些冬日之劇寒。
越王一驚,他未得到風聲,“九欽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嚴九欽只垂下眼,“聖上只廢了太子,遲遲沒有立新儲君。魏府滿門自滅慘案讓得聖上仁慈,怕是不忍再見鮮血殺戮。”
李如鋒看去嚴九欽,只見他面『色』平靜,在治元面前這麼久了,他說出的話縱使是滿座皆驚,面『色』一分一毫仍然不改,就像是冰河之下的水波,孰能見波瀾。
“本王該如何做?”他與嚴九欽議事不多,治元不喜歡自己早已不是什麼鮮少人知道的事情,派人提防監察自己已不是這幾日之事。只是嚴九欽現在朝堂上舉足輕重,紅黑俱滅,被不少人盯著,稍出差錯便招惹覆滅之災。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對方著想,越王減少了與嚴九欽碰面。
“越王不必著急,一切都由卑職來替越王完成。” 嚴九欽放下了茶盞,平靜如常地對越王說道。
“九欽你當如何完成?”越王擔心他,因為朝中彈劾嚴九欽的罄竹亦不比太子少,說他把弄朝政,賣爵鬻官,『插』手儲君之事種種。
嚴九欽現在尚未倒下,只因他尚得寵,還有就是朝中越王黨居多,自家人當然是要除去外姓人,太子黨或是中立官員,不是拉攏就是排擠。嚴九欽在玩弄權術方面是比當年秦相李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遭不少人怨恨。
但一朝寵臣終有下臺之日,原本越王黨抓住了魏舒可告死太子,沒想到了太子反將一軍,徹底計劃失敗。嚴九欽才加速絆倒太子一事,不然他不會如此魯莽陷害太子和在朝野激起這麼多的怨聲載道。
他知道不日即是越王登基之日。現在加速掌舵,只為了彌補那日以魏舒換他一事。
治元膝下有十一之,有七子尚未封王,仍年幼。其餘五子,除去李琮李如鋒,都是不中用的心無大志的王,不是遠封求得個平安就是無所事的酒囊飯桶。
十七皇子尚年幼,年十四。朝政根基沒有越王紮實。如果立十七為新太子,朝政尚未安朋結羽『毛』,越王黨和殘留太`子`黨定會攪得翻天覆地。他治元還有手把手地親自為十七選賢任能,安『插』心腹重臣,實不是如今即將六十的治元心力所為之。
當今廢了太子,再立太子人選只有一個,那邊是越王。此時治元毫無所動,嚴九欽擔心他有再立李琮之疑。古來君王幾廢幾立太子不是罕事,難保這會在當朝上演。
“我當如何為之,請越王心平氣和待之,牽一髮而動全身,勿衝動行事。”嚴九欽對越王鄭重地囑託道。
……
三日後。
李琮因舊疾加急被送出牢獄,在一處空地搭建宅府修身養病,朝野言語皆有,但治元權當沒聽見。
魏合田在獄中『自殺』以示清白,李琮始終不認罪,外加太尉和國後,而治元看似震怒,卻無實際所為,所以刑部的人都不敢供詔李琮。
李琮的病自然是個幌子,他實在怕死,聽了高人的計策,裝病,求國後太尉,甚至還『逼』死了魏合田一家,只為自己求得個『性』命周全。
除了此事,還有就是治元遲遲不立太子,這令得朝野上下無不惶然和催促,有恐事情有變——怕是重新再立李琮。畢竟治元這般寵溺李琮。
太`子`黨一邊等著席捲重來的時機,一邊蒐羅有關越王及越王黨的罪證,想致命打擊越王黨相關人員,當然,最大的目標仍是越王和嚴九欽。
然而,最大的反轉即日猶如暴風驟雨般來臨,來得太快,以至於越王黨尚未看清,就被打得眼前血肉模糊。
李琮謀逆一事暫時擱下,開`國有史以來最大一樁官吏貪汙案來了。前僕『射』胡愈貪汙一事,牽涉官員之多之廣,尤甚是越王黨的官員,名字一一都在了貪汙的名單中。
本次貪汙案涉及最大的頭目,也就是最大官吏,竟然是嚴九欽。
追溯嚴家,自嚴故畔嚴丞相開始,家風森嚴,作風清廉,收受贓賄少之甚少。嚴九欽所承家風,不僅謀斷與嚴故畔相近,官場作風亦如嚴故畔一樣廉潔。照計不會出現如此重大過失,但是壞就壞在了那日趙致士上門送嚴九欽的百兩黃金。
嚴九欽當時沒有收下,且日後也沒有收下。但是後來查辦的官員且在嚴家找到了百兩黃金。
但朝堂上貪汙官員所貪受的銀兩自是高出這一百兩黃金多得去,為何最大頭目是嚴九欽,只因他是越王黨之首。
太`子`黨嘔心瀝血費盡周折想出了這麼一個拙劣的法子想治嚴九欽,沒想到還治成了。
嚴九欽知道治元心對自己有芥蒂,治元仍心繫原太子李琮,本來召自己每日與李琮議事,就是想自己親近李琮,好成為李琮的左膀右臂。也許治元曾聽聞過自己是越王黨,但自己的表現讓他不相信自己是徹底的越王人,於是才釀成了今日種種。
他一手扳倒太子狐黨,使李琮入獄,險遭死刑。朝政上滿是越王黨,全拜他所賜。治元怎麼不對他心有芥蒂甚至有怨恨?
嚴九欽只知權臣終有倒臺之日,但是他知道自己倒臺絕不是今日。因為他還有最終任務未辦妥,即便是他被治元猜忌和怨恨,他都會完成他最終任務——讓李琮徹底死亡。
喜歡不好意思,我是萬人迷請大家收藏:()不好意思,我是萬人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