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窈窕駙馬,人人好逑14(第1/2頁)
章節報錯
嚴故畔深知嚴九欽脾『性』, 公主要求再比天高, 嚴九欽也一定會如公主心願的。但除了吩咐嚴九欽, 也別無其他好辦法。“公主自幼長於深宮, 體驗比我們尋常人家要深切。又是嬌貴之軀, 陛下盛寵。寒暖之噓, 體恤疼惜, 切不可怠慢。”
嚴九欽只躬身道, “孩兒謹遵父親教導。”
“這幾日除了值職, 就別勞心其他事情了。”嚴故畔囑託了他幾句如何待公主後,又驀然地說了此句, 一時讓嚴九欽『摸』不著頭腦。
嚴九欽尋著話頭便壓低聲音地想問明白:“是太子那邊……?”
嚴丞相知道他兒子哪裡都好, 但萬不該是越王黨。自然不會透『露』什麼與嚴九欽。尚且他也只是局外, 非是出謀之人, 只知了訊息, 卻不知具體計劃。只是道:“安分些,現在正是風聲鶴唳之際,勿惹事上身。”
嚴九欽更聽得糊塗。
嚴丞相只覺自己警點了幾許,揣測了時日, 即便自己這個時候警告嚴九欽, 九欽也透『露』不了什麼出去。於是兀地似對他說道, “右衛中郎將這一職不好, 讓你埋沒了文臣謀士之才。”
右衛中郎將官居五六品, 朝堂規定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上朝。四品以下的官員除非聖上面召, 否則難以見到龍顏。
垂頭斂眉的嚴九欽聽見父親一旁說道:“不過也好, 若你是文臣,定攪得朝堂風雨。何況你還心屬越王。”
這番話下來,幸多於哀些。嚴九欽有心想上朝,已圓匡扶社稷之願。但早年時嚴丞相讓他棄了文仕,考了武官。原本是想為了規避父親是朝中丞相身份,怕兒子高中三元,遭人生疑。想著往後再栽培提拔與他。
日後他愈發見嚴九欽鋒芒畢『露』,本是心生悔恨。後來得知他跟了越王,悔意才漸消。不上朝不被陛下重用也好,省得父子在朝中因為皇子的利益而兵戎相交,反目為仇。
嚴丞相又與他言語了片句,走後,嚴九欽還在想他方才與自己說的“安分”。揣疑著這幾日太子又行動,不擴音心起來。但很快傳來了訊息,越王在河南一行被惡意歪曲狀告了皇上那兒。
至於如何歪曲,是有人說越王在河南耽於聲『色』、獨吞款項,河南災情擴大,民不聊生。越王還打著天子的旗號,在河南河北兩道里拉攏節度使和各重州刺史們。
得知這個訊息還是夜裡的子時初,嚴九欽還沒睡下,他立馬披上衣服來到了書案前,因為宮裡有著越王的眼線,這訊息一出來,最先知道的是京城裡他們幾個心腹般的資深越王黨。然後再快馬加鞭幾日後才能傳到遠在河南的越王耳中。
嚴九欽知道了沈施從、馮原盛也與自己一起在此時得知了這個訊息,或許已在趕來嚴府與自己商議對策的途中。
先提筆就書,想著如何落筆,怎樣行動。
嚴九欽初聽了訊息,本來是自覺好笑。因為太子事發在前,越王被告在後,明眼一看就知道兩人其中必有聯絡,勢必前者或後者加害另一方。按照事情發生先後,明顯是因為前者遭了禍,所以拉後者下水,也派人“狀告”後者一番。
但對方怎會愚笨到如此魯莽地陷害越王?這種事只要經人一查便知真假。這計謀不可不說是愚蠢至極。
但細想下來,嚴九欽發現事情的嚴重『性』。什麼叫做“打著天子旗號,拉攏各道各州官員”?那就是儲君之稱,未來天子之意!那意思就是“越王在河南一行中自詡或是做了自己是將來天子、未來國君的事”!那可是輕則廢爵位削番,重則以“奪嫡”罪名人頭落地。
想著動筆之時,馮原盛和沈施從到了。
馮原盛第一句便是:“這事情我沒聽懂,兩位哥哥替我分析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沈施從剛在來的路子裡琢磨清楚,與嚴九欽一對,便與自己想的七八分吻合。不由將事情嚴重『性』講與了馮原盛聽。
沈施從父親為禮部尚書,工於禮,讀書世家。父親為人厚謹,持家威嚴。到了他這兒便心思細膩,計謀過人,自小被喻為小公瑾。他最早跟著越王,後來才結交了馮原盛,以及認識了嚴九欽。在遇到嚴九欽之前,他一直是越王身邊的計囊團軍師。
朝堂之上,太`子`黨甚多。因為從古至今,傳嫡長子為繼承皇權正道。站太子,也是最沒有風險的博弈,不但風險小,投資輕,還受益極高。太子十有八~九是鐵定能成為皇帝的。站皇子們的官員有的是為了皇上駕崩後自己仍有飯碗,有的是為了想坐上一人之下的把手諸如丞相僕『射』之類的因為新皇帝上位必然換新的一批重臣,身邊自然換成支援他的、於他有功的臣子們),有的則是為了映證自己的眼光獨到等等諸多或奇怪的理由。
沈施從最早發現了越王有賢君明主之能。他少時曾在一老師處學過相術,遠觀越王李如鋒身上有紫光之氣。他曾在越王府聽有過龍『吟』虎嘯之聲。而李琮雖貴為太子,見他身後亦有紫青光,卻不如李如鋒身上之氣的濃渾清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反觀太子面容,有隱隱一陰濁之氣。那不是帝王該有的面相,反而像是不久失勢的潦倒之相。就算李琮一朝登基為帝,也難熬幾年。身上帝王之氣自會被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