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再不能坐堂問診,日子肯定是大不如前。

朱儒把事安排好,就繼續說道:“行了,大家把心收一收,我們繼續剛才的議事,會卿你也聽一下,有不懂的,會後再問。”

“是,院判大人。”張介賓應了一聲。

王門開口道:“那我繼續說,自從十年前,汝元先生遍邀天下醫家進京,於一體堂達成共識。”

“十年前的會議大家應該都清楚,對我醫家影響深遠,不清楚的可以下去問問。”

“這裡要說的是當時另一個提議,十年一度的考核,物件是青年醫家,經過幾年書信溝通,決定從今年起,每一旬透過考核之人,皆入選準名醫榜。”

“自此以後,準名醫榜就不再是我太醫院獨有,而是面對天下青年醫家。”

張介賓一聽就激動起來,他當年可是第一批入選準名醫榜之人,而且可以說準名醫榜之所以能盛行,和他脫不了干係。

自從離開太醫院,他已經消失在榜單足足有九年了。

思之及此,張介賓暗暗發誓,若有朝一日,他能再次主導準名醫榜,定將放寬年齡界限,改十年一評為四年一評。

這樣才能加強各地聯絡,若等十年,黃花菜都涼了。

楊濟時補充道:“本來約定時間是四月,但因為時疫耽擱,我們將全國醫林大賽改到六月十五。”

“而在座的都是京畿各府推薦的良醫,我們將在後日統一考核,選出我京畿醫家代表,好與全國青年醫家角逐。”

張介賓等楊濟時說完,才問道:“楊師,我有疑問,所謂青年,不知年齡限制在幾歲?”

楊濟時苦笑道:“本來我們是限定在四十以下,可南太醫院推薦了小龔,吳中醫家推薦了繆希雍,他們的年齡都超過了四十。”

“可若和我們這些老傢伙相比,確實很年輕。所以只能籠統的說青年醫家,而不具體限定年齡。”

動員會結束,青年醫家們各自離去,張介賓留下和眾人閒聊,說道:“南太醫院居然出動了居中兄,他可是堂堂吏目,聽說也有什麼四大青年醫家之說?”

龔廷賢點點頭,苦笑道:“都是我那侄子做的好事,為了力壓我太醫院,居然遍訪江右,尋來喻龍德、劉孔敦、鄧志謨等人充實南太醫院。

“唉,如今的南院,已經是道家天下。不瞞各位,我龔家自古醫道儒兼修,而且修道第一,習醫次之,習儒又次之。”

“他與喻龍德、劉孔敦、鄧志謨三人年紀相仿,興趣相投,成為南院四大青年醫家,誓要和我北院相庭抗禮。”

“哦?”朱儒一聽就來了興趣,問道:“不知與我們太醫院的四大青年醫家相比如何?”

新的一卷,新的開始。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