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3頁)
章節報錯
“三斤肉?只要每次都買三斤肉就可以了嗎?”
陳繼盛的話讓白玉瞻忍不住笑了,又沾水在桌上寫了個‘淨’字。
“所謂三淨肉,就是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無論是我們道門,還是儒釋兩家,都有相同說法。你可聽說過君子遠庖廚?”
“沒有。”陳繼盛搖了搖頭。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張介賓沐浴完回來,剛走到門口,聽到白玉瞻詢問,便順口說了出來。
陳繼盛一聽,驚咦道:“張大哥你果真是道門中人,你這話和白大哥的‘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好像啊!”
張介賓無奈搖頭道:“小盛啊,這是亞聖孟夫子說的話,不過確實與釋道兩家關於三淨肉的說法類似。”
“可惜啊,世人不察,直以為出家人不可殺生,不得吃肉。呵,不食肉的和尚,怕是念了假經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玉瞻聽張介賓嘲諷佛門,只是微笑,並不接話。
陳繼盛最後確認道:“張大哥這麼說入了道門,就不算出家了?以後也能娶妻生子,吃肉喝酒了?”
“當然,你看我什麼時候戒過酒肉?”
白玉瞻很是認可道:“對,持齋不是吃齋,吃肉不是殺生,喝酒也能敬神,螻蟻雖小,青草雖濺,尚需愛護,又豈能教人拋家棄子,不顧父母呢?”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雖然儒釋道都有共通之處,但儒道兩家顯然更契合。”張介賓介面道,而心中則想著醫道更契合。
“好了,你們趕緊去沐浴更衣,齋飯我已經讓人準備了。”
二人沐浴完,共同用了齋,各自睡下。
一大早,匯合區家兄弟,就往幾十裡外唐縣而去。
唐縣位於望都西北,約有三十餘里,走了大概二十里路,來到兩縣交界地。
“前面六里有一長亭,我們可到那去歇腳。”白玉瞻指著前方說道。
“那距離唐縣還有多遠呢?”陳繼盛問道。
“還有十六里。”
“哦。”陳繼盛本想說乾脆就去了唐縣再休息,可又想到,要心齋、口齋,最後只是哦了一聲,不在說話。
“唉,是我們兄弟拖累你們了。”聽到二人對話,區大樞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張介賓三人騎的馬,而區大相三人,則騎的是驢!
驢的速度自然趕不上馬的,再加上區大樞年邁,眾人為了照顧他,都壓著速度。
“大樞兄,左右也是無事,這一路遊山玩水也挺好的,走太快,可看不到美景,也聽不到大相兄的佳作!”
張介賓卻是興致勃勃,他本就愛結交文士,對區大相更是另眼相看。
“這有何難,二兄,這又走了一路,當有詩興,快快作來。”區大倫也笑道,開始催促二兄作詩。
“你呀你,真以為你兄長我,隨便就能作出詩來?”區大相很是無奈,說完卻也低頭沉思,醞釀起來。
接下來,大家又是一路說說笑笑,很快便到了一個叫馬莊的長亭處。
這本是古驛站,因養馬而得名,如今已形成村落,村外便是長亭,供往來商旅歇腳。
因地理位置優越,漸漸形成了小場鎮。
六人牽著驢馬進了路邊的一家食肆,在夥計帶領下栓好韁繩。接著叫了幾個菜,圍了一桌,就吃起來。
不一會,幾個乞丐走了過來,跪下就磕頭如搗蒜,口中叫道:“各位公子、大爺,行行好吧,賞口吃的吧!”
張介賓正要有所動作,白玉瞻一把拉住了他,可另一邊區大倫已經端起桌上的菜和自己碗裡的飯,就分給了幾位乞丐。
乞丐連聲道謝,相扶而去。
陳繼盛見那幾人瘸的瘸,殘的殘,心生不忍,從懷裡掏出這半月攢下的銅錢,跑過去分給了他們。
回來後,陳繼盛很是高興的念道:“身齋,口齋,心齋,現在我又多了一個善齋,福生無量天尊!”
區家三兄弟,一個勁的誇他,張介賓也為他高興,對陳繼盛的覺悟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