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3頁)
章節報錯
張介賓看向陳繼盛,讚道:“小盛終於聰明瞭一回,等回京了就跟著我多讀書,整日打打殺殺能成什麼大事?”
白玉瞻哈哈大笑道:“可惜你們猜錯了,這裡祭祀的還真不是堯帝,而是堯母。”
三人接著看過堯母臺,拜謁過堯母陵,最後來到堯母祠,跟著人群上香祭拜。
張介賓正要上香,陳繼盛拉了拉他衣袖,輕聲說道:“張大哥,你看那圍著好多人,許是有什麼好玩的,待會去看看吧!”
“小盛,上香要誠,切莫三心二意。”
待香上完,張介賓看了看圍著的眾人,隱約聽道一句“松柏連高隴”,心想是在給這題詩嗎?
還不待細想,就有廟祝請他們給後面人騰位置,張介賓只得絕了一探究竟的念頭,跟著人群朝外擠去。
三人好不容易擠出人群,陳繼盛大呼小叫道:“好多人啊,人好多啊,一點不比藥王廟人少嘛!”
“傻小子,堯母祠有藥王廟那麼大嗎?不過,自堯母門之事後,提及堯母,必聯想到鉤弋夫人。”張介賓一想到漢武、漢昭舊事,也不住感慨世事無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鉤弋宮中降誕時,卻將堯母命門楣。
天顏有喜恩偏重,更把金錢賜洗兒。”
張介賓忍不住吟誦起江源的《宮詞》。
白玉瞻讚道:“好詩,可是張兄弟所作?”
“自然,我張大哥文武雙全,沒有什麼是他不會的。”陳繼盛一聽立刻就替張介賓大包大攬起來。
張介賓正待解釋,身後傳來一陣笑聲,三人走了出來,其中一人說道:“這位小兄弟,什麼時候江桂軒的這首《宮詞》就成你張大哥的了?”
張介賓頓時一驚,他是在京城城隍廟書市意外得到的一本百年前的孤本《桂軒集》,才知這首《宮詞》。
不曾想,今日隨意遇上個書生都這般博學。要知道慶都和祁州一樣,在保定府二州十二縣墊底,兩地士子都不以文名顯。
張介賓趕緊行禮問好:“見過三位兄臺,在下山陰張介賓,字會卿,不知三位如何稱呼?”
三人回禮,說道:“區大相區大倫)區大樞),見過三位賢弟。”
互相見禮完,張介賓說道:“大相兄雅音好標準,先前都聽不出口音。”
區大倫笑道:“會卿,你是兜著圈子說我和大哥口音重唄!”
張介賓也笑了,你能想象一個廣東人說河南話的樣子嗎?
“不知三位因何至此?”張介賓問道。
區大相說道:“我兄弟三人本是在南國子監就讀,去年因春闈落第,入了北國子監繼續苦讀。月前我們兄弟一合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路遊學至此。”
張介賓一聽,說道:“想必這一路收穫頗豐吧?”
“那時自然,我兄長這一路可做了不少好詩呢!就剛才,兄長還因無人為堯母作詩,而題詩一首。”區大倫一提起二哥就滿臉驕傲。
張介賓這時才反應過來,很是驚訝道:“莫非方才在殿裡題詩的就是大相兄?”
區大相點了點頭。
張介賓一下就激動了,連連說道:“先前殿里人太多,難以靠近,我只聽到一句‘松柏連高隴’,不知全詩又是何等氣魄,願洗耳恭聽。”
“那有何難。”區大相說了句,就緩緩吟誦起來:
“誕聖名猶茂,開唐業故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