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介賓問道:“林幫主可知此方師法何方?”
“恕我眼拙,看不出是在何方基礎上化裁而成。”林幫主再三思索,還是搖了搖頭。
“此方的靈感來源於金匱腎氣丸,只是我重用了熟地,所以治療的病證就改變了。”張介賓說道。
“還請細說。”林幫主一聽居然也是來自金匱腎氣丸,頓時更為好奇。
“當年石仁堂來了一位喉痺患者,年三十,患病半月。臉腫一圈,脖子粗大,喘氣很急,聲音嘶啞,還生了口瘡。”
“我見此也覺棘手,只得先診脈,他脈細且數,十分微弱,當為虛證無疑。”
林幫主聽到這,問道:“莫非前醫診斷為熱證?”
張介賓點了點頭,此時醫家大都認為數脈就是熱,只是張介賓師法仲景脈法,得出人一旦虛弱得過於厲害,元氣大虛,其脈象也是數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再詢問前醫用藥,發現都是黃芩、黃連、梔子、黃柏之類的苦寒藥物。”
“我便明白了,此患者本來體質為陰虛,患病後再用苦寒之藥,這就雪上加霜,使得病情更重。”
“下焦更涼,陽氣反而都跑上焦來了。若再耽擱,或再繼續服用苦寒之藥,恐要出大問題。”
林幫主這才恍然,說道:“難怪你要重用熟地,用得好,值此危急關頭,非大魄力,不能斬關奪將,救人於頃刻間。”
“對,我重用熟地,就是為了儘快將虧損的腎陰補回來。”張介賓回了一句,接著繼續說道:“於是我開了鎮陰煎,熬好藥後,用冷水冷卻,方才讓患者喝下。”
林幫主聽完,許久無言,回想了那患者情況,再看向這‘鎮陰煎’,只覺得更是巧妙無比。
先前的品評,是他根據多年藥理經驗,是在理論上論證可行性。但張介賓卻是把理論實實在在用到具體的人身上,又才個人推而廣之,提升到一個型別。
換句話說,這方子從一人一方,上升為可治一類病。而這正是成藥熟藥)的必備條件。再放到現代西藥中,那就是具備上市,可供臨床使用。
在林幫主思索時,張介賓繼續說道:“鎮陰煎通常是用來治療陰虛吐血,因陽氣飛散導致的吐血,經常是來勢兇猛,非常駭人,非大劑量熟地不能建功。”看書溂
“當然陰虛導致的喉痺,也依舊適用。但是在治療喉痺之時,要將藥放冷了再服用,此為暗度陳倉之法,如此服藥不至於加劇上焦的難受。”
張介賓並不知道,他的這個用法,在未來會啟發傅青主和李可,傅青主根據這思路,創了“引火湯”,當代大醫李可,更是將這‘暗度陳倉’法,用得爐火純青。
林幫主看了小半刻鐘,才抬起頭來,對著張介賓鄭重行了一禮,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張大人的這美一首方,都價值連城,一旦製成藥出售,不知多少藥商、百姓因此獲益。”
“不敢當,林幫主此次大義相助,這十三首方就算是抵這八百兩缺額。”張介賓趕忙攙扶。
“右歸丸即可相抵,另外十二首……”林幫主想了想,還是打算另算。
“哎,林幫主你這樣說就是看不起我,這樣的方子,別說十三首,就是三百首,我若想要,也就是心念一動的事。”張介賓卻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何況我一人能治幾人,你若能製成熟藥,那才是真正的造福天下!”
聽張介賓如此說,林幫主雖還是過意不去,但也知道他為人,只是想著大不了讓些利,大力推廣這些成藥,也算是不辜負張介賓的一番好意。
這藥方和藥款之事一併解決,張介賓總算是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自擬的藥方,無人賞識。以至於藥款缺額遲遲不能彌補。這下好了,這身醫學總算是起到了些重要。
無事一身輕,張介賓想起潛虛子就在兩百里外,就起了去拜訪之意。
於是對曹堂主說道:“曹叔,明兒記得叫我,到時我和你一起走!”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