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頗有些驚疑,又是《磁河》,又是雨景,又是萬傾波,真會如此巧合,真是現場之作?

董九貢、馮從吾等人則在議論磁河,能誕生兩首府中佳作,這磁河定是祁州一景。

馮從吾問道:“不知磁河位於何處,這一路過來所經河流多不勝數,他日當去觀賞一番。”

“祁州城東南,有三條河流匯聚,依次是瀛水、沙河、磁河,最南那條便是磁河。”傅英說道。

馮從吾等人暗暗記下,打定主意此番事了一定去觀賞一下雨中磁河美景。

等眾人議論完,王汝梅才笑著說道:“今日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兩首《磁河》各有千秋,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我對接下來的詩作份外期待,下一位誰來?”

孫承宗見無人上場,便站了出來,說道:“既然大家謙虛,我就先來獻醜了。”

眾人先前聽王汝梅說“生子當如孫稚繩”,便記住了孫承宗,在場諸人,還只有孫承宗和馮從吾得到較高評價,其餘之人也只是點評了詩作。

因此對孫承宗的詩作很是期待,祁州士子想著他是高陽人,同屬保定府;馮從吾、董九貢等人則是欣賞孫承宗能擯棄門戶之見,為他們禹州、西安士子站隊。

孫承宗一指堂內一幅寒江釣雪圖說道:“觀此圖有感,作《漁家》抒懷。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

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詩出震驚全場,如果說先前幾首佳作達到府級水準,那這首《漁家》,便是司級水準,無論是在河南、陝西還是京畿,都是能入佳作之列。

這在詩壇不振的明代,此詩就是準一流水準,堪稱大家之作,更難能可貴的是詩中包含濃郁的為民請命思想,使此詩情感再度昇華。

“好好好,多年未聞如此振聾發聵之作,稚繩有大才啊!一個‘呵’字,一個‘提’字,生動逼真,人物神態畢現。”

“一句‘不識’抨擊不識人間疾苦的行樂者,此詩觀察細緻,格調清新,文句簡潔,描摹傳神,筆力矯健,是為民請命的難得佳作,頗有幾分杜工部《三吏》、《三別》遺風。”

“妙妙妙,實在是妙不可言,思人之未想,道人之未道,稚繩若出仕,是我大明之幸,天下百姓之福。哈哈哈哈,我保定府下一位棟樑之材非你莫屬,後繼有人啊,蒼天有眼啊!”

王汝梅笑著贊著感慨著,說著笑著又不覺老淚縱橫。他是親自經歷過庚戌之變,俺答寇邊,進犯京城,劫掠京郊百姓,那種恥辱,已經深入靈魂,做夢都不敢忘。

也是從那時起,他不在舞文弄墨,一心想著雪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做到了,二十幾年來,他為官各地,從不排斥武備,反而勇於任是,雖幾經波折,卻也在大明九邊重鎮之一的延綏出任巡撫三年。

他沒有辜負朝廷的信任,打擊了蒙古部落囂張氣焰,並修建城防,更推行了丈量土地之策。這在張居正病逝,改革派星散之際,還敢堅持國策不變,更是難能可貴。

也因為此,此次丁憂結束,朝廷並沒有再度啟用他。他早已經被打上了張居正改革派的烙印。

世間雖無張居正,可堅守張居正的人卻還在。雖遭貶斥,散於四海,卻也時刻在影響著當地,孕育著大明最後的希望。

此時朝廷已經無力自救,可大明各地仍然有著勃勃生機。屬於大明最後的輝煌,晚明百家,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