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王太后的權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師皇城,三月的天。
英華殿前殿,佛主像前。
王太后在貼身嬤嬤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近佛主像。她的眼中隱隱含著憤怒,可說出的話,卻似威嚴中帶著寬和,聽不出有一絲的怒氣:“皇上是天下之主,是萬民之父。皇上所求,唯天下萬民之福而已。所以,皇上的不求就是最大的請求。想佛主最是普愛眾生的,自是不用皇上去求,也能達成所願。”
聽聲已近至身後三尺之地,秦思揚仰天一嘆,轉過身來拜向王太后:“太后說的是,朕明曉了。”
只片刻,自稱就自動從‘我’換成了‘朕’。
王太后覷眼無語,目光高抬,沒有看向秦思揚,反是在秦思揚向她拜下的同時,即刻轉過身,一步步走向殿中的佛主像。她身後的大太監高月明見此,立即趕上前去,迅速扯下貼身的帕巾,小心的鋪過已破舊又沾滿灰塵的跪墊上。
王太后就著這帕巾跪下,對著佛主像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
“記得哀家的母親還在世時,就最是敬佛的。哀家小時也常跟著母親去廟裡上香。現在想來,這是多久遠的事啊。自哀家出閣後,就難再見到母親,這禮廟敬佛的事,也一起跟著遠了。哎,這是哀家的過啊。”王太后說著又兀自一嘆,再伏下身來向著佛主深深拜了一拜,這才慢慢站起身來。
“太后莫要自責罪過。”立於王太后身後一側的,御馬監掌印太監黃升躬身回道,“佛家常言 ‘般若無知’。所言之意即為佛主是無知又無所不知的,他不用他言,也自能洞察世間一切,並達到無所遺漏的知曉世間一切。所以,太后心繫天下萬民的心願,佛主也必能洞察知曉。因此,奴才以為。太后只要心到,無需時時禮佛,也必能達成所願。”
“是嗎,般若無知。”王太后呵呵一笑,她這笑聲很怪,也不知是因這無所又無所不知之言解了自責罪過,還是為著他事。就見一笑過後,即轉身面向黃升,慢聲而道,“要如黃公公所言,雲太上妃也不必再辛苦齋戒,潛心禮佛了。只要心到就行嘛,又何要苦苦的累身若修。”
聽言黃升先是一詫。隨即馬上反應過來,躬身拜道:“回太后,雲太上妃齋戒僅為著靜心修身,是為私禮,所以必要行苦修之法。可不能跟太后心繫萬民。一心為公,無暇禮佛相比。”
王太后眉頭皺了皺,如此之話,也能讓這個黃升在幾句話中就繞了過去,真真能耐。
“皇上,這一回你可又知曉了?”王太后的目光,終於自其踏入英華殿來。第一次看向了皇上秦思揚。
秦思揚一愣,搖了搖頭:“孩兒不知。”
王太后眉頭顰起:“黃公公不是已說了吧,心中有佛,又何需多拜。”
是啊,這話外之意就是,要是多拜了。定是如雲太上妃一般,是為了私心而拜了。
皇上是天下的君父,又豈能有私。
秦思揚垂下了頭,不發一言。
“話雖如此,”王太后突的又道。“先仁宗帝建此廟殿,本即為著天下而敬佛禮佛。雖是結果自然成,但也不能丟了先仁宗帝敬佛之心,為表誠意,這英華殿的香還是點起來的為好。”
說著王太后挺直了身,高聲命道:“傳哀家懿旨,英華殿自今日起中門大開,每座佛前必燃三柱香火,不可有一柱斷了。”
“是。”太監們旨回道,當即就有人告退一聲,奔出殿去,不多會就取了香來,然後在佛像前一一燃起。
“香火已燃,敬心已表上天。皇上,該可放心了吧。你從今早起,也有兩頓飯沒吃了,是該回乾清宮歇下了,別再讓下人們跟著為難。”王太后厲聲勸道。
一場皇上失蹤的鬧劇,就此過去。
慈寧宮內殿。
王太后的怒火,自一大早聽聞皇上失蹤就大發著,顯然這火氣發得極大,在找著了皇上後,她還是沒能消去。
“這事是瞞不過去的,”方心怡說道,“宮外的大臣們,現在都已聽聞了今早皇上不能上早朝的確切訊息,也知道太后為此發了大火,找了一個早上都沒能找到。最後還是因著雲太上妃的人,在英華殿中無意發現的。”
“瞞不過就瞞不過,哀家也沒指望著這幫子東西能讓人省心。”王太后氣道,“只不過這個皇上,哀家剛剛對他放了心,想不到他,即又來了這麼一道。也不知安了什麼心?”
高月明微一伏身:“娘娘是不是太過小心了。皇上會不會是被壓得過了,實在透不過氣來了,才把心轉向了佛主。”
“你這麼認為?”王太后冷笑,“真虧你還是在皇宮裡呆了十幾年的老人。”
“太后——”高月明驚得一下跪倒在地。
“哼,”王太后又是一聲冷笑,“去問過了嗎,乾清宮通往英華殿的各道通門,有無損壞的?”
“問過了,都完好無損。”高月明回道。
“那皇上是怎麼從乾清宮去到英華殿的,他飛過去的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月明低下了頭,這個問題他確實也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