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青年戰爭遊戲製作大賽》現場。”

“三位評委對剛才6號提交的第一部分遊戲創作有什麼意見跟建議嗎?”

小撒看到三位評委都摘下了虛擬頭盔好奇的問道。

有一半的選手已經提交了遊戲的部分關卡給節目組評定試玩。

遊戲製作大賽採用的是邊創作邊試玩,讓評委跟遊戲玩家都參與到遊戲的創作之中。

“哎,6號選手的第一部分創造我感覺不是很好。”

“遊戲有一些單調,可玩性不高啊。”陳飛嘆了口氣後襬了擺頭。

這種高強度直播創作的比賽可以激發選手的潛力,但也可能擊垮選手。

總體來說太考驗選手們的功底跟心理素質了。

“陳飛老師,有這個程度已經可以了。”

“6號選手總體來說還行,按照這個創作思路創作下去晉級是沒問題的。”於浩然說道。

“不好玩呀,你們沒發現國內遊戲的創作都是這樣的嗎。”

“我們跟國外的遊戲差距還很大,很大很大。”

蘇小雅失望的說道。

她作為一個遊戲重度發燒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遊戲都會玩。

國外的遊戲設計就很大膽,可玩性也很高,有恐怖的,也有宏大的。

相比起來國內的遊戲還處於很落後的階段,製作的遊戲都差強人意。

三位評委簡單點評遊戲以後會給選手一些指導意見,以便於對遊戲後面的修改。

“9號選手也提交了遊戲。”

“三位評委讓我們一起測評一下9號選手的遊戲看看。”

小撒看到後臺提交了遊戲申請,又有2個選手提交遊戲。

三位評委聽到以後,戴上了AI虛擬裝置進入到了9號遊戲之中。

.........

與此同時。

19號江晨房間之中。

直播間裡...

【你們知道他熬了多久嗎,他一個晚上都沒睡過啊,一直在創作遊戲,真特麼卷啊。】

【我一直想看19號幾點睡覺結果跟著他熬了一夜,差點沒把我熬走。】

【那沒辦法,誰讓他開始發呆了6個多小時,那不得趕趕進度嘛,好多選手都提交了部分遊戲啦。】

【其他選手都是提前帶了設計資料過來,在房間內直接就進行了測試,19號選手他是真的現場創作啊,一邊輸入資料一邊測試。】

【哇趣,他這麼勇的嗎,直接現場創作,時間他夠用嗎?】

【剛從主舞臺回來,前面測評的幾個遊戲都不咋樣啊,都是流水線般的設計,沒什麼可玩的。】

【哎,我們華夏網遊特別好,畢竟網遊賺錢嘛,這種單機遊戲沒什麼公司願意製作,又燒錢又賺不到錢。】

【19號選手的第一部分創作應該要完成了,好奇他這個遊戲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