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掙錢迫在眉睫
章節報錯
汐月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去給蛋卷註冊商標,並且對於她設計的ogo也進行了註冊,這是要全面杜絕被人鑽了空子,定做包裝的鐵盒,他們的蛋卷沒用紙盒工藝,而是全部為了安全不容易碎,選擇了成本更高的鐵盒,包括鐵盒的外部設計都被一一確定。
而這個時候慄香嬸子那裡的員工招聘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到時不少下崗職工都來報名,雖然很多人知道稻花香也許面臨倒閉,可是縣城的就業環境不好的情況之下,很多人都是無奈的選擇。
王學明已經被汐月委以重任,提升為店面經理,並且負責員工的培訓,而慄香嬸子和王翠花兩個人分別擔任西點廚房經理,和蛋卷工坊經理的職位,這樣也是要求她們兩個人分開管理,既能夠提現她們的個人能力,也能有效的把兩個廚房關系隔離開,免得混亂不好管理。
甚至為了這個,汐月特意為蛋卷廚房開闢了一條新的樓梯,就是為了保持獨立性,兩個廚房完全隔開,屬於各自的空間,更方便監督管理。
三個經理走馬上任,立刻雷厲風行的開始動作起來。
所有人員都被安排進培訓。
所有的廚房人員都要求上崗的時候簽署了保密協議,很簡單一旦發現涉及洩密事件,有了龐涓和彭雨的前車之鑒,直接送到派出所處理。
龐涓和彭雨現在的案子的確像是汐月預料的那樣,兩個人能夠提供的證據,根本沒辦法證明和喬志傑的稻花鄉有直接的關系,包括和他們聯系的人給他們送錢的人,也僅僅只有他們的一面之詞,這樣的案子就算警察有心想要偵辦,但是也是證據不足。
透過,後來他們的瞭解,龐涓和彭雨洩露商業機密,要被判處五到八年徒刑,這種洩露商業機密的案子雖然已經有了立法,但是真正走法律途徑的現在幾乎沒有什麼人,汐月他們稻花香算是第一例,也算是開創了先河。
鑒於稻花鄉本身背後的港商實力,對於追究稻花鄉基本上屬於不了了之,但是,就算這樣,本地的報紙頭條也大幅刊登了稻花香兩名西點師洩露商業機密被送交法辦,法律將嚴懲不貸,判刑的年數很讓人的吃驚,於是對於洩露商業機密這一個陌生的說法,幾乎很多普通人都有了解。
很多人瞬間才明白原來自己接觸到的一些很容易就可以學到的東西並不是隨便就可以轉手出去,這些是擔著風險的,既然企業讓你掌握了機密,簽訂了保密協議,那就意味著,一旦洩密,你就很有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稻花香新來的西點師簽署保密協議的時候,也是心裡有了計較,這一次誰都不會當做這個協議僅僅只是個字面意思,驀然領悟的,這代表的真正含義。
不能說保證可以威懾所有人,但是起碼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很多人心裡都會打鼓,收受金錢和麵臨自己有可能要坐牢的風險比起來所有人都會打退堂鼓。
起碼這種震懾作用已經産生,不能說是百分之一百,但是百分之九十還是達到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不乏鋌而走險的人。
汐月看著新來的財務經理,因為以前的賬目其實都是混亂不堪,稻花香一直都沒有動用一個真正的財務,這也是制約稻花香的很大風險。
這一次汐月直接招聘了會計,出納,並且嚴格地設立了財務部門,隨著分店包括工坊的重新開張,汐月要求可以看到一個清楚明白的賬目明細。
並且她希望把企業的交稅納稅完善的更好,只有自身做到毫無漏洞,杜絕一切有可能産生的陰暗攻擊。
新來的財務經理是三十多歲的女人,叫做馮小燕,個人資料顯示離婚獨自帶著十歲的女兒生活,現在就住在父母家裡,不過原來是毛紡廠的財務科工作,因為毛紡廠已經破産倒閉,他們都下崗,領取了一次性補償金,在也和這些國企單位沒有任何關系。
汐月看中的是馮小燕的個人能力,這個女人雖然離婚但是舉止談吐落落大方,沒有因為離婚的影響就畏手畏腳,同時,更是因為她臉上的那種陽光,汐月不是不同情弱者,身處這種惡劣的環境,自己下崗還要獨自撫養女兒,生活已經很糟心,但是能用陽光正能量的心態,來做事和生活這樣的人更讓人覺得敬佩。
反而是那些動不動就把自己的,悲慘處境擺出來說給別人聽,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多慘,希望藉著同情心來獲得別人的幫助的人,汐月並不需要。
現在的稻花香正在風雨飄搖時,他們更需要的是實幹家,稻花香現在可做不了慈善家。
自己都要餓死了,還要去同情別人。那才是找死。
馮小燕已經交給汐月一份詳細的賬目,這是馮小燕帶著財務室的兩個人辛苦了兩天才做出來的賬目以往的賬目和他們現在接手之後的賬目做了清楚的分割和明細,光是開啟這些賬目就能一目瞭然的看清楚這些日子的支出和收入。
當然收入幾乎為零,支出每天卻在大把的花錢。
看到馮小燕臉上居然神色不變,汐月也算是很喜歡這個人,心裡有什麼想法,她不知道,不過光是這種淡定從容就值得稱贊,不過看了賬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短短的五天時間,稻花香的支出居然高達40萬,這個數字不能不讓人心驚。
這還僅僅只是一部分後續的工坊開始接受訂單,原材料的採購那個上面才是大頭,不過按照王翠花的估算,蛋糕工坊正式開工的情況下,日産能力已經可以達到一千盒,當然,這僅僅是開始,隨著工人後期的熟練,這個數字應該還可以提高。
汐月在心裡盤算一下現有的存款,他們家手裡一共也就80萬的存款,現在已經用掉了一半,等到一個禮拜之後所有的分店,包括總店正式開業,開業的宣傳報紙上的媒體廣告,開業儀式的隆重和大張旗鼓,這些恐怕都得花費不少錢,更何況還有原材料採購的那一大部分。
現在看來剩下的40萬都不足以維持一個月。
她忽然就感到了掙錢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