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充國不亢不卑地道:“卑職確實已接到朝廷的旨意,在替西征軍備好糧草,只是將軍有所不知,自從入夏以來,從關東至敦煌一帶,發生大規模蝗災,把老百姓的莊稼都吃光了。朝廷在敦煌的幾百萬畝屯田也是顆粒無收。老百姓能逃的都逃災去了,我十萬屯田戍卒、二萬駐軍再加上將軍所部差不多四萬人馬的糧食如今都在這兒了!朝廷的救濟糧食還得一個月後才能到達,所以,卑職不得不開始嚴格控制糧食的發放,以保全這十幾萬人的性命,還請將軍多加諒解!”

李廣利他們一聽,頓時就傻眼了。如果十幾萬人一個多月的口糧都在這兒的話,確實只能每天熬粥喝保命了。雖然他來的途中親眼看到了蝗災,但還是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問道:“此話當真?”

“將軍若不相信,請隨我來。我們駐地計程車兵與屯卒早就開始喝粥的了。”趙充國答道。

李廣利便叫人停止了裝糧食,撤到倉庫外面等待下一步的行動。

李廣利、李陵等人隨同趙充國走進當地駐軍的營房,掀開鍋一看,果然找不到一粒完整的稻米。鍋裡留下的都是熬過粥後的痕跡。

再一詢問,士兵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每日喝粥的了。

李廣利這會兒無話可說了,自己若是強行討要軍糧,那可是斷人家的性命,雙方就會因此內部火拼,對李陵道:“既然這樣,那就讓士兵們撤吧。”

此時,聞訊趕來的敦煌郡太守也對李廣利又是賠禮又是道歉的,然後拉著他們一塊吃肉喝酒去了。

李飛級別不夠,就領著常惠他們領了這幾天的口糧,安營紮寨。

這一路上走過來,雖說也暴發了災情,可還是有一口飽飯吃的,沒想到到了敦煌之後,馬上就要出征了,卻連飯都吃不飽了,每餐只能喝粥,將士們從上到下,心情一下子就墜入了谷底,再也沒有剛出徵時那股子高興勁了。

常惠帶了四十壇肉醬過來,途中吃了十來壇,本想到達敦煌之後開上一罈的,這會兒也不敢開了。前途未卜,在可能要捱餓的情況下,這些肉醬說不定在關鍵的時候派上用場的,保全自己幾個人的性命。所以,他捨不得開了。

連續三個多月的強行軍,士兵們都累了,喝完粥後大白天的都一個個呼呼大睡的進入了夢鄉。常惠心裡有事,擔心著這一支部隊的未來,睡了一會睡不著,乾脆起來去找李飛聊聊。

李飛也沒有睡著,一臉頹喪地坐在帳篷裡。

“軍侯,現在士兵們都吃不飽,這還要按預定日期出征嗎?”常惠開門見山地問道。

“不知道,我也正為此事發愁呢!”李飛道。

“騎都尉應該清楚,要不我們上他那兒打聽訊息去?”常惠建議道。

“走,一塊去吧。”李飛聞言,馬上站了起來,跟常惠直奔李陵的帳篷。

“報騎都尉,軍侯李飛與屯長常惠求見。”李飛站在李陵的帳篷外喊道。

“進來吧。”帳篷裡面傳來一個男子漢的聲音。

李飛與常惠聞言進入帳篷裡,只見李陵正站在一幅地圖前沉思。上面正用紅色的箭頭標識著漢軍將要行進的路線。

“你們倆找我,有什麼事嗎?”李陵抬起頭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