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和新婚的大喜的日子。

婚禮是在黃昏的時候舉行的,故又稱昏禮。來了,來了。一人在最前邊盛裝騎馬負責開路,然後依次是迴避牌、兩班八音隊、鍘鑼綴燈、旌旗等,緊跟在後面的是舞獅的隊伍。

周和戴著由絲綢做成的大紅花,沒精打彩的騎在馬上。伴郎常惠牽著馬,走在舞獅隊的後面。

按理說來,古人把結婚當作是“小登科”,可週和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不喜歡徐平。他心中的女神就是太原市第一美女桑麗華。今日,是他新婚的日子,他與桑麗華在一起的夢想也就正式宣告走向了墳墓。

新娘子徐平則穿著大紅綢衣褲意喻紅紅火火)、足蹬繡履、腰繫流蘇瓤帶,下著一條繡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的“鳳冠”、肩上披一條繡有各種吉祥圖案的錦緞“霞帔”,坐在八人抬的花轎裡。雖然不用走路,但在陽光的照射下也熱得是滿頭大汗,不停地用扇子扇風。

伴娘跟在身旁,其他同輩提拿陪嫁物品走在後面。當娶親隊伍經過大街時,街坊鄰居們全部都出來看熱鬧了。

“哇!這麼多嫁妝啊!”前來看熱鬧的人群指指點點的在評論。在西漢,嫁妝的多少象徵女家的身份與財富。

“當然啦,男方家是太原郡的大富豪,女方家是我們的縣令,你說說,能不熱鬧嗎?富豪娶媳婦,自然不能少了面子的。你看看這八音隊都請了兩班的,鍘鑼綴燈、旌旗都這麼多,真是熱鬧。”另外一個接過來評點道。

到了周府門口,周和下了馬。轎伕們也落了轎。

新人轎內,伴娘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蓋頭為徐平蓋上。

這時,大堂的香案上,香菸繚繞,紅燭高燒。親朋戚友都擠進來準備看新郎新娘子。職司人員也做好了準備,各就各位。

主司儀一看看良辰已到,那洪亮的聲音頓時在大堂內響起:“新郎蒞位。”

周和一聽,便立刻佇立於新人轎前,雙手垂立。

另一位副司儀接著喊道:“啟轎,新人起。”副司儀的聲音一落,四名站立一旁的轎伕便將轎子拉了起來。兩個伴娘一左一右攙扶著周和下了轎。

主司儀見新娘子下了轎,便唱道:“請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早有人將準備好的大紅繡球遞上,一頭交給周和的手裡,一頭交到徐平的手中。

主司儀又唱道:“請新郎新娘就位。奏樂。”

頓時鼓樂齊鳴。周和與徐平二人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沿著青布條、氈席撲成的通道走到禮堂的香案前。因古人認為,地與天都是神聖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腳一旦與土地接觸,難免會觸犯地神,因此,必須鋪上氈或席來避免。

香案後端正中擺一個木質的神祗夾子,夾著一幅從香蠟鋪請來的銀臉玉皇大帝神像,旁邊有兩位侍從掌扇,象徵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木刻素印的神榪,據說是玉皇統轄之下的三十二天諸神。

神像前,供著蘋果、桃木弓、柳木箭、馬鞍、新秤桿、胭脂粉等新人下轎時禮儀上的用品。

供桌前邊正中是裝著小米的木鬥一個,當做香爐用。兩旁是一對蠟扦,上插喜燭。下邊壓著黃錢、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並備有高香。

桌前掛著大紅緞子繡花的桌圍子,有鸞鳳合鳴、牡丹富貴、麒麟送子等花色圖案。地下鋪有大紅地毯,上設彩繡錦緞拜墊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