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慢悠悠地在縣城內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終於在一條街道旁停了下來。阿九道:“老爺,到了,請下車吧。”

周鬆下了車,常惠也跟著跳了下來。抬頭看了一下,這一整條街道都是木質結構的房子。老爺家的店鋪正中,掛著一塊牌匾,上書“週記綢緞鋪”五個黑色的大字。

周松道:“我先上趟店裡,你先帶常惠回家裡吧。”

“好咧!老爺。”阿九說完,又對常惠道:“你還愣著幹什麼?上來啊。”

原來老爺是要進店裡瞭解今天店裡的生意情況,而店鋪跟家不是同一個地方。常惠算是明白了,馬上又上了車。

幸好家也離店鋪不遠,沒拐幾下就到了。這是一處呈“日”字形的三進院落。也是當時盛行的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連結,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進了大門來,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擺放著一個紫檀架子美女圖大插屏。轉過插屏,有一間小小的廳,可以在這兒會客,也可以在這兒欣賞院子中的美景。

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阿九介紹道:“這是老爺居住的地方。”

院子中栽有一株柿子樹,現在正是開花的季節,在片片綠葉縫隙裡,還鑽出來一朵朵桔黃色的花骨朵來。這是北方比較常見的樹木,樹齡應該有幾十年好遠了。說是院子裡有柿子樹,就能事事如意。這樣的說法到今天的現代農村社會還一直保留著。

院子裡還有好幾棵棗樹、石榴樹。這些寓意常惠也是知道的,棗樹嘛,就是討一個早生貴子的好兆頭;至於石榴樹則意味著多子多孫。”

院子中央還有一個小水池,池子裡面養著紅色的鯉魚。池中種了一些荷花。

此時正是夏天,荷花池裡的荷花開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撲來。荷葉像一把把傘撐在水面上,荷花有的全開了,粉紅色的花瓣對著太陽笑,有的半開了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是花骨朵,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勤勞的小蜜蜂嗡嗡地飛著,圍繞在荷花旁邊。

沿著池子的四周,種了一些花木,主要有牡丹、芍藥、丁香、海棠。能夠想到在院子中種丁香、海棠,那是得有一定的文化修養的。

阿九領著常惠走了過去,指著第二棟道:“這一棟,就是少爺周和住的地方。我們這些下人們就住在後面的那一棟。”

常惠打量了一下這院子中的構造,跟前面院子截然不同。院子當中有一口水井,旁邊就是舂米的石臼,一個身穿綠顏色的姑娘正在那兒一下一下的舂米。

看到阿九帶了常惠過來,便停了下來,好奇地問道:“九叔,這是誰啊?”

阿九堆著笑道:“娟姑娘啊,這是老爺新買的僮僕,叫常惠。”

常惠細細打量她,這女孩兒一身綠布衣衫,容貌俊俏,濃濃的眉毛,挺俏的鼻子,豐潤的嘴唇,烏溜溜的大眼睛,身材發育得挺豐滿的,顯得十分可愛。便立刻上去打了一聲招呼:“娟姑娘好。”

娟姑娘撲哧一聲笑了,“你也敢學九叔叫我娟姑娘?沒大沒小的,你得叫我姐。”

常惠臉一紅,道:“好,那我就叫你娟姐姐。”

娟姑娘這才道:“嗯,這還差不多。來,幫一把手,姐姐的米舂完了,你幫我把它們撈出來。”

常惠憨厚地一笑,走過去,將舂米的榔頭支起,雙手將舂好的米捧出來往籮筐裡裝。

阿九在一旁笑道:“好,你幫你娟姐幹活,我幫你去領一套被褥過來。”

娟姑娘見阿九走遠了,身體趴在石臼上方的欄杆上,好奇地問道:“常惠,你是怎麼被賣進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