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梓桐回來的時候看到李沅錦已經起來,又是一副氣呼呼的樣,知道是李佳晴過來之後,覺得這地方也不安全,把《豆腐經》又換了個地方藏著。

兩人吃過飯就去賽場了,一樓有一面擺了不少椅,都是給參賽的人去看比賽的。還有兩場就到李沅錦了,現在過來看正好,大家都吃飯去了,位置空出了不少。

李沅錦跟穆梓桐鑽到前頭找了個好位置,正好看到臺上的人比賽到最後階段,都在擺盤,各式各樣,豆腐、千張、香幹、素雞,各色食材,涼拌、白灼、紅燒、糖醋,各種烹飪方法,豆腐的擺盤也是一人一個樣。

端上來的時候有的熱氣騰騰,有的冰涼清爽,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要不是剛剛已經吃過飯了,李沅錦這會兒估計又該饞了。

李沅錦還沒動,旁邊已經是有幾位忍不住了:“好想吃啊!紅燒豆腐的香味都傳到這邊來了,好香!”

“這時候要有一碗白米飯就好了,晶瑩的米飯上面沾上紅燒豆腐的醬汁,豆腐外焦裡嫩,咬下去汁液充滿口腔,想想就好吃啊!”

這人的有趣,李沅錦忍不住轉頭看了一眼,卻是看到一位穿著洗舊的長衫的讀書人,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的菜餚,嘴裡嘟囔著,手中的筆也在疾馳。

李沅錦捂嘴笑,那書生也有些不好意思,嘴上雖然是停下了,但是手上還是不停,奮筆疾書。

到李沅錦下場的時候,規規矩矩做了一道瑤柱粉絲蒸豆腐。

上了場之後,周圍的數百人都彷彿已經不在李沅錦的視線中,周圍再嘈雜,她也只聽到自己手中的刀剁在砧板上的聲音。周圍目光再雜亂,她也只看得到自己手中的食材。

穆梓桐打下手,李沅錦原本就打算把這個副手的名額留給穆梓桐,因為副手的名字也是要上報的,以後如果真有面聖的機會,大廚跟副手是一起上去的。

所以,李沅錦寧可自己一個人來參加比賽,也要把位置留給穆梓桐,還好穆梓桐最後趕到了。

瑤柱是貝類的精華,在北方並不多見,李沅錦有前世的經歷,又有《豆腐經》幫助,對海鮮類的東西還算熟悉。

豆腐切成一墩一墩的圓柱形,底下墊上黃,中間的豆腐,豆腐上又放著瑤柱跟蝦仁,還有青綠的豌豆跟胡蘿蔔碎點綴。

賞心悅目,底下那書生這會兒也湊到了前面,臉上一副垂涎欲滴的樣,手上的筆刷刷不停,李沅錦倒是很有想法想要看看那人寫的什麼。

十個評委,有六個都給了過關。

李沅錦心下一鬆,但是這一輪不止評委要評,還有觀眾,一樓前排和二樓雅座的客人,無論多少,今日的大廚都要做好一份菜餚送上,他們也有評分的資格。

評委嘗完之後,李沅錦還不能馬上休息,要立刻趕製出來十幾份一模一樣的菜色,給到在座的客人品嘗。

這些人的評分是隱蔽的,現在也不會公佈出來,但是兩日之後的榜單中,晉級名額就跟今日評委評判的結果有所差別。

這點任何參賽選手都不能質疑,因為原本這豆腐大賽就有這些人的資助。況且,除非最後真的能夠晉級到聖上面前,否則今日這些大廚,大多都是被各大酒樓或者各高門大戶請回去做大廚、廚娘了。

李沅錦緊張地看著一樓的眾人品嘗,這些人中老手也不少,吃完之後表情並無多變,只有幾人吃完略略點頭。

在臺上是等不到評分的,李沅錦也沒過多停留,收拾好了東西就下來,倒是有些緊張。

穆梓桐悄悄牽她的手,在她手心寫下“不要怕”三個字。

李沅錦抬頭,穆梓桐微笑。

下去的時候又看到了那個書生,那書生正咬著筆頭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好似遇到了什麼難題,李沅錦不由得上前問:“你怎麼了?”

那書生嚇了一條,等看清是李沅錦,倒也沒有浪費機會,立刻問她:“瑤柱從南方運到北方,按理已經是曬幹醃製過的,才蒸這麼一會兒,腥味跟幹硬怎麼去?”

瑤柱有腥味,但是李沅錦卻沒有用上姜蔥一類,按理腥味去不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