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死裡求生落異邦(第2/2頁)
章節報錯
耶律金娥正想反擊,冷不防被槍身掃中後背,掉落下馬。她從小嬌貴,又是蕭太后掌上明珠,手下人豈敢怠慢,紛紛上前,欲將楊貴碎屍萬段。楊貴已精疲力盡,難以再戰,閉眼等死,突然聽公主大喊:“住手!我耶律金娥說一不二,輸了就是輸了,誰敢傷了他,休怪我無情。”楊貴聽罷,鬆了一口氣,但血氣上湧,眼冒金星,昏厥了過去。
閻羅王聽罷,雙手合十道:“這女施主倒也率真可愛。”楊貴點頭道:“嗯,公主確實跟其他遼人不一樣。我昏迷後,她讓手下將我救了起來,帶回應州休養。”
凌楚瑜聽罷,略做沉思,忽冷聲問道:“那後來呢?”楊貴避開他的目光,低聲道:“我本想逃出應州,可那是耶律斜軫駐軍之地,我又是漢人,出入極難。後來公主問我姓名,便將楊字拆開,化成木易,這才沒有讓他們懷疑。鐵鏡公主見我武功高強,便拜我為師,隨我學習槍棒,一待就是兩個月。”
“兩個月以來,我日日掛念父親和兄弟們,可我被困公主的府邸,根本打探不出訊息,只是默默祈禱,希望父親和幾位兄弟安好。有一天,遼國皇宮前來傳旨,要我入宮。我惶恐不安,以為身份敗露,要殺我除根。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蕭太后要給我賜婚,招我為駙馬,將鐵鏡公主下嫁與我。”
眾人大吃一驚,堂堂遼國要招一個來歷不明的男子為駙馬,實在匪夷所思。但他們也看得出,定是鐵鏡公主與楊貴朝夕相處,暗生情愫,遼國女子向來又直爽,敢愛敢恨,這才央求蕭太后賜婚。
楊貴道:“起初蕭太后對我來歷產生懷疑,但拗不過女兒求情,只好同意,但對我也是嚴加監視,以防不測。”
眾人沉默不語,雖說天賜良緣,不能不敬,若是尋常百姓還則罷了,楊貴娶的可是遼國公主,實屬大逆不道。心裡有怒,卻不敢吱聲,紛紛看向凌楚瑜。
“你可知道父親和兄弟們是怎麼死的嗎?”凌楚瑜冷冰冰質問道。
楊貴重重點了點頭,哽咽道:“知道!”
凌楚瑜刷一下起身,雙手揪著楊貴的衣領,怒喝道:“你這個奴才,還有什麼臉面姓楊。楊家上下這麼多人,只活下來區區幾人,而你卻貪生怕死,成了他們駙馬,享盡榮華富貴,你不配姓楊,金刀令公楊繼業也沒有你這個兒子。”說罷將他重重一推,隨帶朝臉上給了一拳,將他摔倒在地。
楊貴內疚不已,哭道:“楚瑜,是我不對,我如今生不如死,不知多少日夜都夢到爹和兄弟的英魂來找我,問我什麼要叛國投敵。只是……只是公主以性命擔保我不會有二心,蕭太后才放心,若不是怕連累公主,我就是寧死也要殺出遼國。”
眾人聽他這麼一說,也覺得楊貴情有可原,遼國公主深明大義,對他們生出同情之心,無奈這真摯的愛情隔著仇恨,實在造化弄人。而凌楚瑜鐵著臉,朝他呸了一口。
楊貴毫不在乎,道:“楚瑜,我是沒用,你可以隨時殺了我。但是眼下最重要是要救出五弟。韓昌這次秘密潛入中原,一來是和蒼雲教聯盟,二來就是要血洗五臺山。”
凌楚瑜剛才確實有殺了他的衝動,但又見楊貴身不由己,動了惻隱之心,冷聲道:“我怎麼知道這不是你的陰謀?”
楊貴聽他如此說,心涼半截,自知無力辯解,道:“若我死了才能讓你相信我說的話,那我當即自盡。”說罷撲向一旁的太行山好漢,搶過他腰間的匕首,就要往心口上刺。凌楚瑜見狀,右手急忙探出,帶起一陣強風,竟隔空將匕首從楊貴手中拿了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場人無不詫異,他這一手凌空取物的本事已登峰造極,八散仙自然瞧出他武功底細,均沒想到他“吸功大法”已練至如此地步。
“他們怎麼知道五郎在五臺山?”語氣雖冷,但凌楚瑜已然相信他的話。
楊貴道:“半月前,韓昌接到休哥密令,讓他帶領手下勇士,秘密潛入中原。此事被鐵鏡公主無意知曉,公主回來跟我說了,我生怕他們對大宋不利,就哀求鐵鏡公主在蕭太后面前替我說話,讓我立些寸功,也可讓她揚眉吐氣,這才隨韓昌大軍一併前來。我本想暗中報信邊關守軍,不日有一群遼國士兵潛入雁門關,讓他們提早做好準備。可我萬萬沒有,上官飛會突然出現在遼國,說可以帶韓昌從雁門關潛入中原。如今邊關守軍都是潘仁美的人,為了不打草驚蛇,我便悄悄在江湖上散佈訊息,希望有正義的江湖豪傑,能截殺這群人。”
聞人清叫道:“原來向我傳遞訊息的是你。”太行山正是因為收到訊息,聞人清才帶領一干好漢下山。
楊貴點頭說道:“不錯。幸好你們及時趕到,不然蒼雲教就危險了。”蒼雲教眾聽罷,紛紛表示感謝。
楊貴接著道:“韓昌和仇東時陰謀敗露後,心知無法挽回,決定直奔五臺山。起初我不知五弟在那裡,現在想來,定是耶律休哥要將楊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楊家軍在遼國赫赫有名,楊家將一日不除,遼國便難以南侵。如今六郎楊景以能獨當一面,若再有五郎相助,定極為棘手。所以耶律休哥才會甘冒風險,要將楊春殺死在五臺山上。而楊春在五臺山出家的訊息,多半也是仇東時洩露出去的。
凌楚瑜沉默半響,忽然道:“馮先生,楊家保家衛國,滿門忠烈,婦孺縞素。如今五郎危矣,我要帶領蒼黎軍前去搭救,可有異議?”
馮易煙肅然道:“拯救蒼生本就是蒼黎軍職責所在。如今遼國竟如此大膽,潛入我大宋國土,殺我忠臣良將,蒼黎軍自當義不容辭。”
凌楚瑜道:“吳犀聽命,速點齊人馬,隨我下山剿滅這支遼兵,教中事務交於八散仙全權處理。”
秦之槐忙道:“教主,請讓我同去,助教主一臂之力。”其餘散仙也紛紛揚言同去。
凌楚瑜道:“道長,這本就是我職責所在,有蒼黎軍隨同即可。如今教中剛平定內亂,很多事情要處理,這勞煩你們多多費心了。”說罷深深一躬。眾人知道,高時和仇東時兩任教主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收拾,蒼雲教必須恢復到原有的樣子,即使以後沒有教主,教義自當傳承下去。
“楊貴,你出來久矣,為了避免被韓昌懷疑,你還是早早回去。”待交代完後,凌楚瑜淡淡說道。
楊貴道:“楚瑜,你放心,我一直記得自己是天波楊府的人。我在遼國,可作為內應,打探訊息,若有異常舉動,我也可提前知會,也算為國盡忠,為父兄報仇。”
“滾!”凌楚瑜心如刀割,看著楊貴離去的背影,想著昔日八兄弟一起出徵,如今就只剩四人,一人出了家,一人投了遼國,只有六郎繼承楊家,想起智聰和尚的預言,不禁低聲道:“七羊同去六乃還……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