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滿腔怒火敦告誡(3)(第1/2頁)
章節報錯
範伯涵邁出一步,拿刀指著崔顏,厲聲喝道:“崔判官,你這是公然背叛教主不成?”崔顏冷冷道:“崔某乃公事公辦,不存一絲私心。本教教義仍刻在心頭,難道你們不知嗎?”
教眾紛紛垂頭,心存猶豫。凡入教弟子,均先將教義教規銘記於心。但教主之令,言出必踐,眼下當真進退兩難,左右相顧,一時間沒了主張。
範伯涵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我們再故步自封,總有一天再會重蹈三十年前覆轍,到時候有何面目見歷代教主。況且耶律休哥只是想結交我教,並非另有企圖,我教也不會淪為其爪牙,有何不可?”
崔顏道:“崔某人固執已見,只是教規重於泰山,若不守之,要來何用。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更何況遼國乃我宋朝世仇,豈能以區區金銀就忘了家國之仇。”
此言一出,廣場上的教眾有一大半紛紛低頭私語,氣氛頓時凝重壓抑。他們大都是剛入蒼雲,一時被金錢和名利矇住雙眼,待仔細品來,也覺得接受遼國如此厚贈,大為不妥。
百里易見勢不妙,除了十二堂堂主和手下佩刀百人是心腹外,其餘都是近幾年召進的新人,極容易被動搖,他朝那些堂主們使了顏色,那些人心領神會,急忙大聲喝止,這些教眾才不敢再私下議論。
崔顏冷笑道:“教主,可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乎?”
百里易不理會他,轉向其他散仙,問道:“不知幾位叔叔,對此事有何看法。”他語氣冰冷,哪裡有詢問之意,分明就是讓他們做出抉擇。
馮易煙微閉雙目,神色漠然,彷彿事不關己;卓羽離若有所思,神遊天外,不值一顧;曲影蹤坐定如鍾,也是一言不發;餘秋白雙手攤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彷彿在說“一切都由你們做主”;閻羅王則是低眉合十,口中唸唸有詞。
五人置身事外,反倒是讓百里易措手不及。他們雖沒有表態,可百里易心裡清楚,只要他下令動手傷了崔顏,這五個武功高強的人定會第一時間要了自己性命。
可百里易已不能再等,他必須趁著這次機會將反對他的人剷除,包括六散仙。這六人是百里無極心腹,對自己顯然不夠尊重,也會成為自己霸業路上的障礙。
“拿下崔顏!”百里易一聲令下,已經提前準備好的四位堂主齊刷刷衝了了過來。崔顏早有防備,雖然這些新晉堂主實力不俗,但他絕不放在眼裡。判官筆從袖口中滑到掌心,抬手嗤嗤點了過去。
他一筆一掌獨步武林,筆鋒凌厲,正是罰惡司的“鍾馗相”。這四人助紂為虐,以此招迎敵,恰如其分。那四位堂主一心要在新教主面前立功,也知崔顏的厲害,一出手就是毫不留情。但對手卻後發先至,重重點在使槍的堂主的槍尖之上。
那使槍堂主的長槍乃精鋼所鑄,重達四十餘斤,揮舞起來獵獵作響。但他槍勢剛走一半,卻被一支小小判官筆點中,不僅停滯不前,而且反被一股極大的力道震了回來。待穩住身形後,只見精鋼槍桿竟歪了幾寸。
崔顏一點將使槍堂主點飛,來不及追擊,因為與其三人同時攻來,他左掌一圈,將內力注入袖袍中,幾聲悶響,將三人兵器一股腦全部拍飛。那三人手臂發麻,虎口崩裂,站定後才發現,他們手中兵器也彎了幾分,足見崔顏內功之深。
百里易心知只靠四人難以與崔顏為敵,當即喝道:“崔顏忤逆犯上,罪不容誅,大夥拿住他。”話音剛落,只見以範伯涵為首的堂主帶著各自手下親信殺將而去,而其餘教眾雖知崔顏武功高強,自己不敵,但奈何教主之令不能違抗,猶豫之下,雙足釘在原地。
“教主莫不是想靠著這些人,就能困住我們嗎?”閻羅王運足內力,以“天雷龍音”口誦一聲“阿彌陀佛”,在場修為低的教眾耳膜如被針扎,紛紛捂住雙耳,痛苦不已。
百里易心裡暗暗吃驚,“這和尚內力竟越發深厚。”他心想閻羅王的武功在這幾年間強了這麼多,想來其他人也一樣,道:“閻叔叔,你也要與本教主作對?”
閻羅王合十說道:“教主一意孤行,崔不笑剛正不阿,老衲自然是向著他了。”百里易心裡一突,道:“那其他叔叔也是如此?”其餘四人緩緩起身,紛紛面對這個年輕教主,亦然宣佈各自立場。
百里易是又氣又怕,眼前六人若聯手起來,可來去自如,道:“那幾位叔叔是想要了侄兒的性命?”六人面面相覷,百里易乃百里無極唯一血脈,礙於他父親的恩情,也不能下手。
崔顏道:“教主,若你肯斷絕與耶律休哥的往來,我等可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百里易一聽,哈哈笑道:“你可知你們這是逼宮?若我這次屈服,就會有下一次,到時候我這個教主就是你們的傀儡。既然你們咄咄逼人,就休怪我不客氣了。”說罷突然一聲尖銳刺耳聲音,一隻響箭破空而上,在半空炸出絢麗火花。
正當眾人奇怪之時,喊殺聲從山下傳來,教眾往山下一瞧,只見黑壓壓一片如蟲蠕般湧上山來。待漸漸走近,才發現衝上山上的都是身穿甲冑的漢子,大驚失色,道:“是蒼黎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崔顏怒道:“百里易,你竟然調動蒼黎軍對付自己人!”百里易冷聲道:“自己人,你們以下犯上,怎麼算自己人?”崔顏道:“蒼黎軍肩負著拯救國家百姓之責,你居然拿它來達到你骯髒的目的,你不配!”
這蒼黎軍的雛形就是隨冉閔屠胡的兩千蒼雲教眾。當時五胡亂華,漢人被大肆屠戮,身為代教主的冉閔以一道“屠胡令”,殺得胡人聞風喪膽,而追隨他的,正是由蒼雲教眾組織的的蒼黎軍。後來冉閔心知自己沉迷權力,辭去教主之位,投身在亂世中,而將這支隊伍留在蒼雲山上,授以兵書,代代相傳。之後但凡天下有亂,教主都會親帥“蒼黎軍”下山,匡扶天下。如今這支力量也淪為爭名奪利的棋子,怎能不叫崔顏痛心疾首。
百里易卻不以為然,反而露出鄙夷之色,道:“護教之責,難道不是蒼黎軍職責所在?”只見訓練有素的蒼黎軍衝上山來,廣場上的教眾聽聞其名,如今一見那殺伐之氣,竟不自覺讓出一條寬闊大路,仍由他們通行。
“吳犀拜見教主!”為首漢子大步邁出,跪在百里易身前,道:“蒼黎軍三百人,請教主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