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1)(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景領軍返回雁門關,關前佘賽花領著諸將和楊門女將在城外備好美酒等候。
天門陣已破,遼兵向北撤走,三軍吶喊歡呼,奔相告走,齊呼楊家無敵。
凌楚瑜、楊景、無爭三人見佘賽花親迎,唯恐不敬,急忙翻身下馬,奔到跟前,二人撲咚一跪,楊景道:“兒已退遼兵,讓母親受累了。”
無爭雖入佛門,但在經歷大戰後得見親人,情難自禁,屈膝就要跪下,不料佘賽花伸手一扶,顫聲道:“此戰能得大師鼎力相助,老身代表雁門關將士,感激不盡。”
無爭登時如鯁在喉,熱淚盈眶。他明白母親深意,自己既然已入空門,那便心無牽掛。倘若今日母子相認,唯恐他今後受俗塵情愛睏擾,難以清修,徒增煩惱。也正因為如此,他原配夫人也沒有隨行迎接勝利之師。
佘賽花拿起一碗酒,敬給自己兒子,說道:“六郎,這一戰你打出了楊家人的骨氣,大宋男兒的血性,當飲此杯。”
楊景雙手接過,敬隨他破陣的將士,高聲道:“大宋萬歲!”將士們手捧美酒,齊聲回應,一飲而盡,放聲高歌。
佘賽花又端起一碗酒,來到凌楚瑜跟前,道:“楚瑜,此戰你厥功甚偉,果然不負令公和八王爺期望。”
凌楚瑜接過沒有喝,而且緩緩倒下,肅然道:“兒子以此慶功酒,敬義父和王爺,一來感謝教誨和救命之恩,二來在此發誓,有我凌楚瑜一日在,誓與遼國死戰到底。”
他這慷慨之言,引得三軍齊聲振臂高呼,加上他一箭射落耶律休哥,眾人無不佩服。佘賽花含淚道:“好,好,果然是我楊家男兒。”
老人擦了擦熱淚,平復心情,端起一碗茶湯,道:“大師,老身以茶代酒,感謝大師出手相助。”
無爭急忙接過,顫抖接過,道:“不敢有勞,護國護寺,義不容辭。”
犒勞軍士後進城,三軍夾道歡呼,自從楊繼業後,再難有如此輝煌戰績,呼聲如雷鼓,讓他們暫時忘了同袍陣亡之悲痛。
楊排風來到凌楚瑜身旁,問道:“師父,你不是下山去了,又怎麼來了?”
凌楚瑜正在四下張望,似乎在找什麼人,隨口說道:“我聽到訊息遼軍攻打雁門關,便星夜趕來。”楊排風似乎有些失望,正要問他這些日子去了哪裡,不料凌楚瑜沒有理她,徑直朝人群走了過去。
楊排風順著方向一看,只見一溫婉端莊的女子正俏麗在歡迎列隊中。那女子容顏姣好,笑起來溫柔如水,凌楚瑜走近她身邊,輕聲細語說了些什麼,那女子先是微微驚恐,滿是擔憂,隨後漸漸舒緩,便與凌楚瑜並肩而行。
二人迎面走來,楊排風有些不知所措,目光遊移不定,似乎像裝作看不見。此時女子輕聲道:“凌大哥,這姑娘就是你收的徒弟,果然有股子英氣。”說罷朝她微微頜首,道:“我叫王如萱。”
楊排風吃驚地呀了一聲,又覺自己失禮,急忙道:“我叫楊排風······”她曾聽秦之槐提起過,凌楚瑜有個未婚妻,不過如今行蹤成迷,如今一見,果然郎才女貌。
凌楚瑜眉頭一皺,道:“排風,你這是怎麼,扭扭捏捏的,王姑娘又不是什麼毒蛇猛獸。”王如萱聽罷,撇嘴道:“你才是毒蛇猛獸。”她見楊排風后甚是喜愛,挽著她的手,道:“你師父為人嚴厲,不懂憐惜,你定是吃了不少苦頭。”
楊排風低聲道:“不······不,師父他······對我很好······”忽然一陣失落,低頭不語。她性格直爽,不會隱藏,更不會強顏歡笑,凌楚瑜從未見過她如此,問道:“排風,這是怎麼了?是不是剛才受傷了,為師幫你瞧瞧!”
王如萱一把推開他,幽怨地看著他,似乎有所怪罪,便朝楊排風道:“聽說雁門關乃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我一直心生嚮往,排風,你陪我走走如何?”楊排風點點頭,哪句“師母”卡在喉嚨,難以出口,領著王如萱走了。
凌楚瑜心下覺得奇怪,又說不出哪裡奇怪,索性不想,與楊景等人入雁門關府邸,那裡早就準備慶功酒,等候凱旋之師。
酒宴未開前,凌楚瑜依照慣例,先去給老夫人和幾位嫂嫂弟妹請安,楊景問他為何突然現身雁門關,他便將事情詳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