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業命大軍出發,而凌楚瑜手握最後的三千楊家軍,向西北開去。

待到了指定地點,是一片丘陵,起伏連綿有數里,正如楊繼業所說,只能藏兵數千。他立刻下令派出斥候,於前方五里勘察,部隊靠丘陵而落腳,埋鍋造飯。

凌楚瑜手中這支三千的楊家軍,大多數乃之前駐守雁門關的舊部,他們隨秦銘攻克四州,立下赫赫戰功。剩餘一些則是楊繼業在雄縣招募計程車兵和楊家家丁,本來有一千之眾,可金沙灘一戰後,只剩百來人,就一起匯合編入軍中,組成這一支精銳之師。

丘陵之外五里是深山,這三千軍馬不知要在這裡駐紮多久,糧草有些緊張,凌楚瑜則帶軍中好手,去深山打野,充當軍糧。他身手矯健,每次所得獵物都數十倍於旁人,大軍自然不愁吃喝。但有剩餘,楊喜便用來煙熏火燎,製成燻肉,作為儲備軍糧。

“楊喜大哥,你可想的真是周到。”凌楚瑜也不禁誇讚他想得長遠。

楊喜淡淡道:“這有什麼,做廚子的都十分珍惜糧食,尤其是打仗,遇到戰事吃緊,軍糧供應不上,那可得就地取材。”

凌楚瑜點了點頭,道:“部隊有了儲備糧食,就不怕敵人斷我軍糧道了。”楊喜道:“那你可要多打些回來,令公那邊帶去的軍糧也不多,哪天退回這裡,我也好供應一些,聊勝於無。尤其是七郎那個傢伙,吃得比旁人多幾倍……”

他提及七郎,就想起當初潛入後廚被楊喜追打的場景,笑道:“他可是最喜歡你做的飯菜了。”楊喜叉腰哈哈笑道:“那是,我楊喜可是天波楊府的後廚總管,連太君她老人家對我廚藝都讚不絕口,這次打完仗,咱們就應該可以回京城了吧,到時候就可以露一手給她嚐嚐。”

一提回京城,楊喜雙眼放光,凌楚瑜問道:“楊喜大哥,聽說你有妻女?”楊喜露出柔和的笑容,點頭道:“女兒楊小丫已經五歲了。”

凌楚瑜聽其名字,笑道:“正當淘氣之時呢。”他忽然想起妹妹凌紗兒,她在這個年紀時候,當真任性,可也最討人喜歡。

楊喜奇道:“沒想到你大男人也懂。我那女兒一點沒有女孩子端莊之樣,整天往廚房裡跑,讓我教她武功,我整天忙得暈頭轉向,哪裡有空。可那小丫頭就說可以幫我做事,作為回報,讓我教她武功,讓人又氣又笑。”

凌楚瑜道:“女孩家學武也不是不可。況且天波楊府人人尚武,就連幾位嫂子都能搭弓射箭呢。”楊喜道:“是啊。我女兒也一樣,不教她武功還跟我鬧。所以她答應幫我燒火,就教她武功。”

說到武功,這讓凌楚瑜想到了他的那幾招掌法,道:“楊喜大哥,你的武功不就是從燒火裡領悟出來的嗎?”

楊喜不以為然道:“我那排風掌也只能堪堪能用,跟你相比可差遠了。”

“排風掌?”凌楚瑜笑道:“名字取得不錯,招式也有勁風排空之勢。”說罷他抬手一拍,一丈外的樹枝呼呼擺動,被震得搖晃不止。

“切,真是打擊人。”楊喜苦笑道:“我的掌法到你手裡,威力強了數倍不止。”凌楚瑜道:“這只是內功高低問題。待有空,我教大哥你一套練功秘籍,也能隔空劈掌。”楊喜呸了一口,道:“你這麼好心傳我武功,怕是想去後廚偷東西吧。我可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時忽然斥候回報,大批百姓正這裡而來。凌楚瑜略做思忖,下令道:“部隊潛伏待命,沒有命令不得暴露。”楊喜奇道:“只是百姓,為何不接應?”凌楚瑜道:“我們作為伏兵,目的是接應義父,萬不能輕易暴露身份。”

待百姓透過後,凌楚瑜料想楊繼業不日便率軍便這裡撤退,屆時遼軍必定追殺,便下令部隊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果不其然,兩日後,前方探馬回報,老令公率領殘部三千,正向陳家谷口方向撤退。

“什麼?三千!”凌楚瑜大吃一驚,這朔州前線是何等慘烈,讓三萬大軍只剩下三千之眾,折損十倍之多。

原來楊繼業率兵入駐朔州後,急忙讓州內百姓退往陳家谷口。但此次進攻的遼國大軍有兩支,分別由耶律斜軫和耶律奚底率領,這兩人都是名將,而且又是南北兩院大王,兩路大軍合擊,讓移民任務十分艱難。

由於百姓每日步行速度緩慢,為了爭取時間,楊繼業採取主動出擊的手段,迂迴到耶律斜軫大軍北翼,從中截斷斜軫大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雖勝但風險極大,因為一側的奚底大軍若回援,楊繼業定被包圍。

果不其然,耶律奚底權衡之下,與其追殺無用百姓,不如殺了這個楊繼業這個遼國頭號敵人划算,立刻揮師來援,與斜軫大軍合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繼業雖引來兩路大軍,讓百姓得以逃走,但自己已遭合圍,深陷險境,無奈下只有強攻。當即下令集中兵力,往兩軍之間突圍而去。

這一仗殺得是慘烈至極,由於兩軍騎兵合圍快,楊繼業大軍堪堪只能殺出數千騎,其餘大軍均沒有逃出包圍,而四郎楊貴楊延輝,也在突圍時下落不明。

楊繼業率領三千殘部一路奔襲,但遼軍戰馬腳力極為快,就快追了上來。

“爹,四哥不見了!”七郎楊希大叫,心中悲痛萬分。突圍時他勇猛過人,一馬當先,殺得遼兵聞聲喪膽,但剛才他去尋三個哥哥,唯獨不見四哥。

楊繼業也是心頭一疼,或許是衝出重圍時走散了,向前看去,不遠處就是丘陵,道:“先將追兵引到丘陵,到時候和楚瑜前後夾擊,殺退這幫遼兵,咱們再回師尋找四郎下落。”

楊希一聽,抖了抖手中虎頭烏金槍,咬牙道:“好,一路上被他們追得憋屈,早就想出口惡氣了。”此時五郎從後軍拍馬趕來,道:“爹,耶律斜軫的大軍離咱們只有不到半里地了。”楊繼業道:“讓兄弟們再堅持一會,到了前面丘陵,再殺個回馬槍。”

話說耶律斜軫和耶律奚底二人合軍後,大部分兵馬在圍剿包圍圈內的宋兵,二人領著一萬人馬,前去追殺。

耶律奚底乃大將,善使開山大斧,勇猛過人,一雙虎目炯炯有神。他是為數不多憑藉軍功升為北院大王的勇將,此番圍攻楊家軍,也想斬殺楊繼業,立威軍中。

耶律斜軫瞧眼前丘陵連綿數里,心生疑慮,道:“奚底大王,前方小心藏有伏兵。”耶律奚底正追得盡興,輕視道:“這裡能藏多少伏兵?斜軫大王過慮了。”

耶律斜軫素來有韜略,不似奚底這般有勇無謀,道:“以我看還是小心為上,以免一網成擒。”耶律奚底輕笑道:“怕什麼?就算有伏兵,我正好全部吃掉。既然斜軫大王有疑慮,那我就先去取楊繼業首級了。”說罷帶領五千人馬,直奔而去。

耶律奚底剛入丘陵,距楊繼業部已不足一箭之地,當即下令放箭,瞬間就撂倒數十騎,而宋軍並沒有還擊,而是繼續向前。

“哈哈,落荒而逃,這就是楊家軍?”耶律奚底下令全軍出擊,追擊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