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銘人累馬乏,不吃不喝,連奔了三天才到了雄州。見了守城士兵,已是兩眼昏花,道:“我要……求見令公。”說罷眼皮一沉,摔落下馬。

待他再醒來時,已躺在一張床上,眼前模糊又熟悉的身形,讓他眼淚刷地一下,流了出來。

“不易……”他艱難張嘴,硬生生地擠出字來。

“先別動,喝水。”凌楚瑜餵了些水,見他緩過氣,又餵了一碗米湯,臉色才恢復一絲血氣。

“不易,令公呢?我有緊急軍情彙報。”秦銘擔心幽州城朝不保夕,也顧不得身體。

這時,楊繼業領著六郎、七郎前來。楊希道:“秦大哥,你不是在應州嗎,為何千里迢迢來雄州。是前方戰事吃緊?我楊家軍如何了?”

他這一波發問如珠連炮彈,讓人腦袋直疼。楊繼業皺眉道:“七郎,不得無禮。”

秦銘道:“令公,前方戰局可知道?”楊繼業道:“看了前日公文,說皇上已攻克幽州,這是大喜事。”秦銘繼續道:“那最近呢?”楊繼業略做思忖,道:“好像最近州縣並沒有傳來前線文書。秦銘,你不是隨潘仁美大軍攻取蔚州嗎,為何到雄州?”

這前線軍情文書,每日都有專人傳遞附近州縣,而各州縣獲知軍情,也可早做部署。但從昨日起,雄州就沒有收到文書,楊繼業還以為是大軍攻佔幽州城後,遼軍敗退,大軍慶賀,這才無公文傳回。但秦銘此刻奔襲而歸,顯然是發生了什麼重大之事。

秦銘從懷裡拿出聖旨,道:“令公,皇上聽信潘仁美之言,大軍取勝後佔領幽州,可城中沒有糧草,中了敵人空城計,如今遼軍包圍幽州城,我拼死殺出,來請令公披甲上陣,解幽州之圍。”

“啊?”楊繼業一聲驚呼,道:“大軍攻佔城池,為何不探明情況就進城,若有城中有伏兵,豈不糟糕,這是兵家大忌啊。”

秦銘道:“皇上求勝心切,再加上潘仁美等人進言,這才輕進冒失。如今大軍沒有糧草,還請令公快快出兵,救出皇上。”

楊希一聽,心裡樂了,心想著若能解幽州之圍,皇上一高興,楊家就官復原職,回到京城於母親團聚,可比待在雄州這個強上百倍。當即道:“爹,如今皇上有旨,請我們楊家出馬,咱們速速點兵點將,殺將過去。”他說罷就要往外跑。

楊繼業叫住他,道:“七郎,去把你大哥他們叫過來,再給秦銘準備飯菜。”然後對楊景道:“六郎,你馬上去州府,將咱們招募的一千人馬集結起來,還有府內男丁,一併召集起來,開赴幽州救駕。”

兩人走後,秦銘道:“令公,只有一千人馬只怕難以救駕啊。”楊繼業道:“秦銘啊,皇上可有給你兵符或者調動軍隊文書?”

秦銘一愣,這調動大軍,必須有虎符和皇上文書,缺一不可,他搖頭道:“皇上沒有給我。但眼下情況緊急,令公可權宜行事。以令公威望,無需兵符也可召集附近州縣軍隊,前往救駕。”

凌楚瑜拍了拍他,道:“長安,此事萬萬不可。若楊家無兵符調動大軍,即便是救了皇上,這個罪名,就是皇上有意饒恕,那滿朝文武也得讓楊家滅門。”

秦銘道:“不然。眼下皇上危急,若無大軍,豈能救駕?咱們為人臣,應當萬死不辭,即便是今後刀斧加身,也渾然不懼。”

楊繼業搖了搖頭,道:“兵馬需要時間準備,你一路奔波,待會先去用膳,再隨我們出征。”

“令公……”秦銘似乎還要說,卻被凌楚瑜阻止。待楊繼業走後,急道:“不易,眼下遼國十萬大軍圍困幽州,咱們區區一千兵馬,又如何能解皇上之圍。”

凌楚瑜道:“那我問你,皇上既然讓你前來求救,為何不授兵符文書?”秦銘想了會,道:“當時情況緊急,皇上怕是忘了。”凌楚瑜搖頭道:“不是皇上忘了,是皇上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授兵符,讓楊家調動州縣一兵一卒。”

“為何?”秦銘驚道:“難道皇上對楊家有所猜忌?”凌楚瑜搖頭道:“不然。皇上對楊家信任,遠勝旁人。”秦銘更加不明,道:“那為何不授兵符。若只有數千兵馬,豈不是飛蛾撲火?”

凌楚瑜道:“長安,你可知遼軍這空城計十分歹毒,妄想一口氣吃掉我大宋十萬兵法。這等而圍之的戰鬥法,自古以來,極為少見。”

秦銘倒吸一口涼氣,道:“不錯,兵法雲十則圍之。耶律休哥利用地利和騎兵之優,竟等而圍之,這等手段,真是太可怕了。”

凌楚瑜道:“不僅如此,此計還有後手,你可知否?”秦銘訝異道:“還有後手?”凌楚瑜道:“耶律休哥老辣彌堅,用兵如神,用大軍圍困幽州城,若我大宋調兵前去營救,邊境防禦空虛,他可將計就計,揮軍直搗我大宋邊防重鎮。若大軍被切斷退路和糧道,軍心必定大亂。所以皇上深知此間危險,這才沒有授予兵符。而令公也知遼軍陰謀,所以也不會調動雄州以及附近州縣的大軍前往救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秦銘此時才恍然大悟,道:“可咱們區區一千之數,又如何能敵?”凌楚瑜拍了拍他肩膀,道:“兩軍交戰,在將智兵勇,耶律休哥將十萬大軍分四路,兵力分散,闖關不在話下。別忘了令公曾引千人,就在萬軍中取敵將首級。這次若碰休哥,也一併取他首級。”

不久飯菜已好,秦銘三天未曾進食,故而準備稀飯雞湯充飢,再帶了幾斤乾肉和饅頭,在路上食用。

楊繼業在校場點兵點將。因為皇上北伐,抽走大部分兵馬,只留幾千駐守雄州。他初來雄州時,也只募得千人,加上一同被貶的楊家男丁,一共一千零二十一人,花匠、管家、後廚等都上了戰場。

楊泰身披盔甲,上前道:“爹,府中所有士兵加上男丁,已經全部到齊,可以隨時出發。”

楊繼業點頭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