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楚瑜在秦州取回寄養在馬場的坐騎小黑,朝東北疾馳。他日夜兼程,避開京兆、河南、開封幾個大城,路程自然遠了些,但能躲開四大世家耳目。

火鳳凰的蒼巖寨在太行山脈中段,再往北上,便是如今契丹大遼所掌控的燕雲十六州之地。蒼巖寨能橫行太行多年,也是因所處位置特殊,官府不敢輕易派兵。而自從蒼巖寨吞併了南寨後,切斷東西橫向,若想由東往西,或者由西往東,都要渡過黃河,由黃河以南的秦嶺為出入口。

延安府,西夏和大宋交接界處,凌楚瑜欲渡黃河直上幷州今太原),再由幷州入井陘縣,可抵達蒼巖山。

黃河邊上,壺口瀑布,凌楚瑜凝神而望,一路走來,都不及欣賞著九曲黃河,但瞧見這黃沙奔騰不息,此等壯闊之景,不禁駐足而望。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凌楚瑜看著那百丈寬的河面驟然收縮成不足十丈的壺口形狀,河水從上急速下墜,從四面八方俯衝而下,激流飛濺,形成大霧,如沸水冒煙,讚歎道:“古人誠不欺我也,若此時有壺美酒,再看著波濤瀑布,豈不壯哉?”他一路上疾馳,滴酒未沾,當見此壯景,不由欲借酒助興。

多日來他隱隱不安,鬱鬱寡歡,不知此番前去會遭何等變故,但見著這黃沙金水排空湧來,勢如千軍萬馬,不禁深吸一口氣,燃起鬥志。

巨浪湧起,雷震地聲,任何船隻都無法橫渡此河。為避開此險要,兩岸船伕需駕舟順流而上,到壺口上游,拉船上岸,纖引肩抗,從石岸上繞過壺口,這便是黃河八景之一的旱地行船。

這壺口乃觀瀑之地,船伕看了今日觀瀑布的人潮陣仗,說道:“公子,過河人多,看船隻今日怕是過不對岸了。不如歇息一天,讓小老兒帶路,欣賞一下這黃河之景。”凌楚瑜瞧著那肌膚黝黑,滿臉溝壑的船伕,點頭答應,牽著馬兒隨他沿途觀賞。

不知為何,今日來觀賞的人頗多,好的觀景點已被人佔據。天空晴朗,凌楚瑜駐足觀景,只見那河水從狹窄的壺口傾瀉而下,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傾倒,氣勢磅礴,震天撼地。那飛濺而下的河水激盪在岩石上,形成層層水霧,騰空而起,仿若雲霓虹霧。陽光猛烈,刺入這層雲霧中,像極了仙境。

“快看,是霓虹戲水!”觀瀑人中有人歡呼雀躍起來。那船伕也道:“公子今日幸運得很,這奇觀要遇上,是極為運氣。”凌楚瑜凝神一瞧,只見那雲霧中隱約透出七彩祥雲,不禁微微驚歎,那七彩祥雲如花團錦簇,飄忽不定,撲所迷離,恍然道:“原來今日前來觀瀑之人,是為了這個景象。”這奇觀乃天晴之日方有機會瞧見,今日晴空萬里,那些風雅之人自然不會錯過。

凌楚瑜牽著馬兒緩緩而行,緩緩靠近峭壁,那河水撞擊之聲愈發震撼強烈,他伸頭往下瞧去,只見下方激石之勢萬鈞,不由膽寒。船伕倒是習以為常,坦然笑道:“據說有人將一口活豬從壺嘴拋下,從下游浮上來時,身上的豬毛都被褪的乾乾淨淨,可見其衝擊巨力何等驚人。”

“轟隆”一聲,一個巨浪衝來,擊打在巖壁上,水珠飛濺,朝凌楚瑜撲來。他沒料到此著,躲之不及,那水珠猶如濛濛細雨籠罩在身上,浸溼衣衫。周圍的人被打溼了不惱反而彼此笑了起來。那船伕解釋道:“公子莫要惱怒,這乃晴空灑雨之景。”凌楚瑜倒也不在意,這等景象能起如此風雅之名,自然不會惱怒。

再往上走,靠近壺口,這河水奔騰咆哮,反覆衝擊岩石,發出巨大聲響,再山谷迴響,如萬鼓齊鳴,怒吼之聲傳震十里。

“公子!”縴夫輕聲喊了一下,可這裡巨浪滔天,凌楚瑜哪裡聽得清楚,不得不提高嗓門道:“公子,這裡浪聲巨大,也是一景,名為旱天驚雷!”凌楚瑜回過神來,方才聽黃河怒吼,有些入神,點點頭,道:“船家,這都到壺口了,還有何景?”那船伕笑眯眯,溝壑更深了,道:“這瀑布下游還有一奇景,小老兒領公子去看?”

船伕見他出手闊綽,故而賣力討好,說不定眼前這個公子哥瞧著高興,打賞些錢兒,也好晚飯加個小菜。凌楚瑜知他小心思,拿出一吊銅錢,道:“有勞!”那船伕笑納後,便帶著凌楚瑜往下游而去。

船伕領著他往下走了數里,下游河道狹窄,二人站在高處河岸,凌楚瑜隨著船伕所指方向凝視,那紫褐色河床中有一線急騰翻卷的黃濁水脈,左奔右奪,急滾而下,蜿蜒綿亙而去。

凌楚瑜瞧了,有些失望道:“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倒不是在乎那一吊錢,只是沒瞧見特別,有些失落。那船伕一副得意之色,故作高深道:“公子,這觀景不能一昧朝一邊瞧去,那隻會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凌楚瑜啞然失笑,沒想到這船家也有此學問,出口成章,凝思一想,似乎有所發現,緩緩移目,朝壺口方向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船伕笑道:“對咯!公子真是聰明人!”凌楚瑜登時眉飛色舞,從這裡看去,那壺口宛若龍頭,這數十里蜿蜒的河道活像巨龍身體,整個看去,就像一條巨龍一口吞沒黃河巨流,氣勢凌人。

凌楚瑜嘆道:“這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有如此驚人之景。”那縴夫道:“公子說得不錯,可惜,若是公子冬日前來,可瞧見這十里龍槽化作一條冰雪巨龍,那景觀不亞於此。還有,到了隆冬季節,兩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冰封,這大小不一的冰柱倒掛懸崖,晶瑩剔透,若此時再有彩虹,七彩與晶瑩相映,那才叫絕,這便是八景之一的冰峰倒掛。”

凌楚瑜聽他侃侃而談,用詞生動,並不想一個船伕能說出來的,想來是聽文人將這一帶風景加以修辭,便銘記於心,當有遊客前來,便依葫蘆畫瓢,將這些景色細細道出,聲色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