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春秋戰國的燕趙之地,人傑地靈,出豪傑,多貴族,而堂堂公孫世家,就出自這片英雄之地。

公孫世家祖輩乃名士大家,歷史悠久,在當地頗有名望。後因參與時政,更加顯貴,逐漸成為有名計程車族門閥。那時候計程車族門閥興旺,佔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隨著“舉孝廉”、“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士族門閥大多在朝為官,實力更加鞏固。可到了後來的南北朝,士族閥門地位逐步削弱,到了隋唐,國家廢除“九品中正制度”,改為科舉制,土地也實行“均田制”,大大削弱士族的實力,讓諸多寒門子弟能封官爵,使得士族門閥備受打擊。而公孫家經歷了這動盪的時局,隨著士族門閥的沒落,公孫家也從一個士族門閥漸漸成為武林世家,以武立世,加上祖輩陰德名望,終究是熬了過來。後來公孫家上代家主因支援後周趙匡胤得爵位,在朝在野,都聲威浩大。不過太祖皇帝駕崩後,恩寵遞減,朝廷中的威望也是一落千丈,好在家底厚實,又與上官家聯合東方家,在武林中的地位無法撼動。

可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世家,總會出現繼承人良莠不齊的情況,而到了公孫如是這輩,六子奪位,可謂一片混亂。

公孫如是乃六子中最小的,他出身不好,母親是一丫鬟,因心細周到,有幸侍奉在年邁的太祖母身邊。可有一日,其父公孫尚因喝酒誤事,將奶奶身邊這個乖巧懂事的丫鬟給強暴了,說來也巧,兩月個後那丫鬟居然有了喜,這腹中胎兒就是後來的公孫如是。

公孫尚的母親蔣氏,為人果決狠辣,為保公孫家名譽和血脈純潔,竟想要那丫鬟上吊自盡,以絕後患。可丫鬟深得太祖母喜愛,老人家也不忍心自己的曾孫就這樣夭折,便做了主,讓丫鬟下嫁給孫子公孫尚,成為填房。家裡一干人畏懼老人的威嚴,只得唯唯諾諾地應了,但蔣氏一直心懷鬼胎。

公孫尚對這個丫鬟也算不錯,她雖然出身地微,但心細懂事,溫柔體貼,比起出身名門的正房和幾個妾,更合心意,就逐漸疏遠了妻妾。可這一疏遠,可把那些妻妾惹不高興了。這些妻妾膝下均是兒子,未來都有機會繼承公孫家,如今一個低賤的丫頭也懷上了公孫家的孩子,萬一是個男孩,憑著公孫尚對她的恩寵,這未來家主之位,怕是要落入這個出身不好的野種手裡。

越是大家族,內部爭鬥越是暗潮湧動。公孫尚那些妻妾都想著方法弄死這個胎中兒,但無奈太祖母處處小心維護,吃住均在一起,才讓這些心懷不軌的人無法得逞。九個月後,公孫如是就這樣安安全全地從娘肚中出生,哇哇大哭地降臨。

好景不長,太祖母因年事過高,在公孫如是出世沒多久就去了。老人這麼一走,可給了那群心懷不軌的人一個機會。不是百般刁難,就是處處找茬,在後院經常欺負公孫如是母子。她母親是個隱忍識大體之人,遇上刁難,獨自承受,默默流淚,為了就是將孩子養大成人。但她的一昧忍讓,讓公孫尚的妻妾得意忘形,助長他們氣焰,終於在公孫如是三歲時候,那溫柔的母親積勞成疾,撒手人寰。

母親走後,公孫如是由奶奶蔣氏撫養。蔣氏對他是極為不好,但他始終是公孫家的孩子,自己的孫子,下不去殺心,但眼見心煩,時常對他打罵。公孫如是面對如此遭遇,從小就懂得諂媚討好和低聲下氣,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自己才不會捱打,不會捱餓。哥哥們欺負他,幾位媽媽諷刺他,奶奶打罵他,通通都忍了下來,因為如果不忍,自己會被打,會捱餓,甚至會死掉,他也不敢把這些跟父親說,生怕父親這些枕邊的妻妾們尋仇。

公孫如是一邊隱忍,一邊勤練武功,想的是以後出人頭地,就不怕被欺負了。他悟性是所以兄弟中最好的,但是他一人難敵四手,能打贏一兩人,卻招架不住他們五個人,為了避免被打,他隱忍了,練功時候故意顯得笨拙,這樣頂多被哥哥們羞辱,偶爾被下個黑手,好過被毆打。他晚上偷偷練功,為了是有一天自己武功能打贏五個哥哥。

等他二十歲那年,他的武功已經是兄弟中最強的了,但他認為時機還不夠成熟。此時自己的五個哥哥為了爭奪以後的家主之位,拉幫結派,明爭暗鬥,他們身後的母親也紛紛上陣,為其子謀劃,就沒人管他了。公孫如是見此機會,索性讓這五個哥哥自己去鬥個天昏地暗,自己卻廣結英雄,積極聯絡人脈,為以後鋪路,就這樣搭上了東方魄和上官司這兩條重要人脈。

二十年前蒼雲山一戰後,其父公孫尚不幸重傷,回來後不久便走了。但是他走得急,沒來得及留下遺囑,讓誰繼承家主之位。公孫尚還未下葬,五個哥哥就爭得頭破血流。此時的公孫如是覺得時機到了,突然發難,以高強的武功擊敗五個哥哥,一鳴驚人,然後又得東方、上官兩家支援,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家主之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兄弟,這些哪裡是什麼軼事,公孫家主奪位之事我早就有所耳聞,哪裡用你來說。”幾人紛紛皺眉搖頭,大失所望,本以為能聽到一些新鮮事,豈料都是些舊事重提,絲毫無趣。

“嫌無聊你們別聽,都一邊待著去。”凌楚瑜不悅道:“我話都沒說完,你們亂插什麼嘴,惹我不高興了,後面一個字也甭想聽。”

那幾人也沒什麼期待,還能有什麼故事?隨口附和道:“好好,我們插話不對,兄臺繼續。”凌楚瑜沒好氣看了他們一眼,若不是王如萱此時開口說“後來呢”,自己還真不想理這群好事之人。

吳罡本是一狂浪子弟,拜師學藝後,行為更是放蕩不羈。他本來和公孫如是八竿子打不著,卻因為一個人。

話說公孫如是在繼承公孫家之前,因為常出沒煙花之地,跟一個名為“如煙”的女子有了私情。因為當時公孫如還在蟄伏待機,不能太過張揚,便利用如煙這妓女身份替自己營造紈絝子弟形象,麻痺與他爭權的五個哥哥。果不其然,他那五位心高氣傲兄長對這個不爭氣的“庶出”弟弟從未正眼瞧過,笑他無能,聲色犬馬,漸漸也就不當回事。

公孫如是表面上整日與那如煙花天酒地,你儂我儂,背地裡卻在這煙花之地巴結其他士族子弟,積蓄力量,透過他們搭上了年輕的東方魄和上官司。

他從小備受欺凌,每日對家人察言觀色,巧舌如簧,才能讓他活下來,而這些從小精通的東西對他如今結交貴人是幫助極大。他雖出身不好,但人膽大心細,八面玲瓏,風趣幽默,說話處事讓人舒服,久而久之便建立起一條牢固的人脈。

也正因為如此,被他利用的如煙以為公孫如是對自己是真情切意,芳心暗許,至死不渝。這真情對於公孫如是來說,是最好的擋箭牌,能讓外人相信他真的沉迷美色,為了一個妓女拋棄所有,麻痺眾人。

世事無常,就在公孫尚撒手人寰時刻,那個唯唯諾諾的公孫如是變了,變的冷酷無情,變得心狠手辣,變得不像一個人。他首先以強大的武功擊敗了為爭權而比試的五位兄長,二死三傷,手段令人髮指,然後再聯絡所有結識計程車族弟子和宦官弟子,為自己出任家主助陣。最後,他迎娶了東方家的遠房親戚,歸順於新晉武林盟主麾下,有了這個強大助力,公孫家敢怒,卻無人敢言。

至於那位如煙姑娘,等不來公孫如是的明媒正娶,也得不到他的贖身自由,彷彿那個曾經山盟海誓的男人突然從人間消失一樣。

薄情寡義的公孫如是讓她心灰意冷,為了替自己爭口氣,竟公然跑到公孫家門口大鬧一場。公孫如是剛繼任家主之位,只是暫時靠外人威信壓制家中叔伯和兄長,若這樣一鬧,無非是讓人抓把柄。其妻東方氏也不是善茬,為保其夫地位,竟讓人亂棍打了出去,而公孫如是在一旁冷眼相待,竟沒有一絲惻隱之心。

這一幕剛好給路過的吳罡撞見。此時蒼雲教已散,他心情低落,每日飲酒麻痺,這一日他剛好醉酒路過,瞧見公孫家下人竟毆打一名女子,忿忿不平,又想起圍攻蒼雲教的人中,公孫家是主要首腦之一,憤恨間打退那些走狗打手,救下如煙。

後來聽聞如煙的事,也是憤憤不平。公孫如是如此待人,寡情薄意,令人齒寒。衝動之餘,和如煙一道上公孫家討還公道。公孫家雖高手眾多,卻都不是吳罡對手,公孫如是不想事情鬧大,差人送來一封信,裡面夾帶一張銀票。

如煙瞧見那張銀號票據,頓時心死如灰,信都沒看,當夜就懸樑自盡。吳罡怒不可遏,當夜大鬧公孫家,誓要殺了公孫如是。雖連敗諸多高手,卻因對方人多勢眾,氣力殆盡也不見他蹤影,只能無奈遁走。

吳罡走後,親手埋了如煙,去賭場連賭三天三夜,湊足千兩銀票,替如煙贖了身。然後將那封信拆開後,只寫著“煙花巷柳,逢場作戲,何曾伸眉”。公孫如是瞭解她,只有一封信,如煙定然以死明志。但又怕她猶豫,夾送一張銀票誅心,以保萬全。如煙性子剛烈,也瞭解對方心思,只見銀票就知公孫如是的意思,信都不看,毅然自盡,可見她當時是何等心死。吳罡長嘆一聲,守了一夜後,說了一句“是道小人心易變,豈知小人天性涼”後,飄然而去。

幾人聽完這個故事,低頭思索片刻,終於有人問了,“這事怎麼這麼像杜撰出來的。”

“是啊,好像天橋說書先生,故事生動形象。”

凌楚瑜白了一眼,低喝道:“不愛聽別聽。”有人反駁道:“兄臺,這不怪我們,你捫心自問,這故事是不是太過離譜。當中很多細節都像是後來人加上去的,就比如吳罡埋人這段,他最後說的那句話,有誰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