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雲教教義,乃百里毅所定。

當時天下大亂久已,蒼生塗塗,百里毅見百姓疾苦,已經不能在深山只做一個修身養性的道士,想為天下蒼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國歸晉後,天下看似一統,但之前長期的混戰讓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百里毅改觀為教,收留流民,傳授武功,讓這些難民有一技之長,在這山林中打獵不至於餓死。

晉朝雖立,可百里毅也看清司馬王朝內部存在的腐朽,相信終有一天會內亂而亡。而此時北方部落逐漸壯大,早就蠢蠢欲動,覬覦中原,隨時有南下的可能。故而在他在臨死之前,定下八字教義,即“救濟蒼生,扶國鋤奸。”這也成為了後來百里一族世代相傳的祖訓。

高時義正言辭道:“我們蒼雲教立世江湖幾百年,一直是盛世修身,亂世下山,不爭不搶,為的是天下蒼生。但他們那些所為正派人士呢?聽信朝廷的妄言,不僅使百里登風先輩含恨蒙冤,而且將我們視為魔教,欲除之而後快。試問我教救天下之蒼生,可又有做錯?”

眾人語塞,他們入教以來,都是安分克己,偏居一隅,從來不管天下江湖事。只有天下大亂,內有佞臣作亂,外有異族入侵時,才執劍下山,扶國鋤奸。當年的百里無極新任教主,遊歷江湖,得罪了江湖小人,蒙受不白之冤,故而四大世家統帥江湖群豪群起攻之蒼雲教,不僅殺了百里無極,更是攻下了天塹,若不是百里無極事先將教眾化整為零,分批撤退,怕是要全軍覆沒。

吳罡當時也憤憤不平,為何百里無極不肯拼死一戰,要遣散教眾。當得知百里無極被東方魄手刃,才明白他的意思,百里一族歷代教眾何止千萬,勢力滔天,雖不鬧事,但如此一支龐大的人馬早就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太祖皇帝曾有言,‘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鼾睡’,有蒼雲教這一支身兼武功和訓練有素的隊伍在,又不肯聽從,豈不是一大威脅?

吳罡仰天長嘆,道:“即便如此,如今天下與我們為敵,多年來時有爭端,百里教主也是為兄弟們著想,若一昧對江湖人為敵,無休無止,我們秉承的教義又如何立足?豈不是和他們一樣爭權奪利。”

高時忽然大聲道:“難道我教被世人稱為魔教,不是他們設計陷害百里登風前輩和百里無極教主所致?若這樣含冤受屈,我們又有何面目見歷代教主?君子無罪,懷璧其罪,這是他們的私心,亙古不變,只不過把這個罪名推加給我們罷了。”

吳罡厲聲道:“你敢說你現在的所作所為,沒有一點私心?”

高時忽然愣住,身子一軟,坐在石凳上,悲聲道:“我重掌蒼雲教,為的是天下蒼生,若說我存有一點私心,那就不甘心。不甘心我教幾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不甘心百里教主無辜慘死,不甘心這天下人,對我們的謾罵惡名。我教濟世救民,不能揹負惡名,消失在這世上。”

“難道我們現在不就是惡名昭彰嗎?高時,你告訴我,要怎麼能改變我教在世人眼中的成見?這些都是血染的歷史啊。”吳罡再也忍不住,高聲猛喝。

高時雙眸閃過堅毅不屈的目光,道:“我教立足江湖,不求別的門派的認可。我自立足於天地間,若有人來犯,必定拼死護教。那些所謂正道門派,都是無利不起早之徒,只要略施小計,就能瓦解他們,讓他們再也不敢犯。”

“那這般如此,不是和他們一樣?”

高時反駁道:“我教立足幾百年,早就不能再做世外桃源。我教教義雖是救濟蒼生,若自己都救不了,何來解救蒼生?”

“你這是胡扯!”吳罡叫喝道:“若這般下去,那隻能跟江湖人相鬥不休,爭權奪利,百里無畏前輩亦是如此,何來解救蒼生?百里教主就是看中這點,才下令解散教中兄弟,蒼雲教實際早已不復當年初衷。”

“吳罡!”那惜字如金的崔顏終於開口了,道:“我教教義除了為天下蒼生,還要儲存自身。這就是為何百里毅教主要傳下‘玄清遊炁’的原因,修身乃我教主旨,為國乃我教使命,我不犯人,自然無事,若人要犯我,誓死不屈。”

他一字一句說得輕輕楚楚,鏗鏘有力,或許這就是他的內心的堅守和篤定,說的話才能如此讓人尊重。餘秋白也附和道:“崔不笑說得對。就好比我想開宗立派,但其他人心裡不舒服,要上門挑戰,難道我要避而不戰,畏怯退縮不成?”

吳罡被氣得無話可說,但餘秋白一開口,他便有了底氣,冷喝道:“你個老色鬼,就你屁事多。你這些年玷汙了多少良家婦女,我教的聲譽就是被你這樣的敗類給攪臭了的。”

無端被數落一番,餘秋白臉色一頓白一頓紅,極為難看。他原本雖風流好色,但都是去煙花巷柳之地尋歡作樂,不曾做過那些齷齪下流之事。可自從蒼雲教解散後,他為自己武功低微而不能護教感到羞愧,輾轉間獲得一門男女雙修提升功力的武功,其中有言,以處子之身為鼎練功尤為顯著,故而開始擄掠良家之女練功,這些年被他侮辱的女子不在少數,聲名狼藉。他因為一念之差,走上邪路,可任那些正義人士如何痛罵都一笑置之,而如今被同教中兄弟這般數落,壓在心中多年的不滿爆發出來,怒道:“吳罡,你找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眉間殺機重重,吳罡心知,這次他是真的起了殺機,但他嘴上輸不得,尤其是對方理虧,挑釁道:“怎麼?難道我說錯了?你跟你徒弟,都是臭名昭著的採花賊,如今那些正道人士出師有名,不就是抓住了這些嗎?”

話音剛落,餘秋白忽然發難,從石凳上倏然跳起,他離吳罡本有兩丈有餘,只瞬息之間,身體已跨過秦之槐,右掌已經撲到吳罡面門,快到令人咂舌。吳罡雖早有警惕,但他如此之快,不免心裡發緊,內息運轉,以“乾坤移轉”神功,欲將他掌力移走。可餘秋白豈是常人,這一掌以“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手法,如微風拂過,綿密而過,如此細微的力道,吳罡的神功根本無跡可尋,又談何卸力。忽然間胸口如被海浪般迭來,一重接一重,喘息不得。

這一手讓身為同門師兄的秦之槐也刮目相看,二人雖同出一門,所學也是一樣,卻是各有所長。自己對“大衍步”和書法丹青所研頗深,而餘秋白在扇法和內功上苦下功夫,尤其是男女雙修,讓他功力大漲。在此之前,秦之槐自信還略勝他一籌,如今看來,已經不分伯仲了。

如此精妙一招,打得吳罡措手不及,秦之槐正想出手相助,豈料吳罡他身子忽然猛弓如蝦,旋即大喝一聲,身體挺直,以強橫無比的內力將餘秋白震開。他知道對方掌力飄忽,無法用“乾坤移轉”卸走力道,索性實打實地以內力相搏,兩人內功修為相差無幾,這一輪誰都沒有分出勝負。

忽然被偷襲一回,吳罡大怒道:“好你個老色鬼,竟然偷襲我,今天跟你沒完。”說罷右手手指微曲,如執杯飲酒,正是他那自創的“醉仙拳”,右手猛地探出,一招“單手提壺敬四方”,看似輕巧樸素,實則內含千鈞之力,帶著破石斷山之威而來。餘秋白武功以輕柔為主,硬碰硬實屬不智,但“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玄妙,則是以輕御輕,以重製重,也不用變招,就迎了上去。兩股力量相激,二人衣袖鼓脹,被反震之力反噬,幾乎不能呼吸。

吳罡運起“乾坤移轉”神功,卸掉力道,偷得一口喘息,大喊一聲“好武功”,又急忙喘了兩口氣息,才緩過來,喝道“再來!”

崔顏臉色倏然一變,冷冷道:“這裡是議事廳,你們在此鬥毆,成何體統?”

吳罡不服氣道:“又不是我先動手的。”

餘秋白警告道:“你這個酒鬼要是再多說一句,我定饒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