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公司遇到技術難題的訊息,很快傳了出來,即便張遠極力想要隱瞞,也無法做到。

各方的態度有奚落有嘲諷也有惋惜,技術遇到瓶頸的問題,若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造成專案的延期,甚至是夭折。

通常情況下,遇到這種技術難題,沒有三年五載的時間,基本上很難突破,就連世界上最頂尖的公司,也不敢保證海底工程順利完工。

張立家為此憂心不已,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一旦專案不能完成,所造成的後果將是無法想象的衝擊。

“你說,他們有可能完成嗎?”張立家邀請了國內頂級的專家,對於這個工程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評估。

“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只是目前受限於各種技術,哪怕是徐老親自主導,也很難保證最後的結果。”

有專家評價道:“這個專案即便完工後,也不能馬上投入使用,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以目前的情況看,至少兩年內完成是不太可能了。”

海底工程的起步存在重大的隱患,這將導致後續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就是無法取得足夠的信任。

安全性永遠是海底工程的一項重要指標,若是達不到這樣的指標,對於今後的實驗室研究,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張立家坐在沙發上靜靜思考其中的利弊,然後道:“還是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兩個月後,專案還沒取得技術突破,到時候再考慮後續投資的事情。”

任何一家公司的投資,絕不會是一次性把所有的款項全部支付,尤其是這種沒有把握的事情。

大部分公司簽署的協議中,都有明確的進度安排,以及支付的對應投資款,哪怕是張立家再信任張遠,一旦遇到異常情況,他也會及時止損。

“專案的確是一個好專案,可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如今能夠生產出關鍵結構件的廠商並不多,而且大多都有絕對的技術優勢,不可能和安格公司合作,這才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專家解釋道。

海底工程類似於航天工程,許多關鍵的技術並不掌握在國內,而是由國外把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絕不會給張遠提供技術支援。

“海底工程的大多數配件都掌握在福力公司,張遠想要繞開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另一邊,秦建聽到張遠如今面臨的難題,心中自然是樂開了花,福力公司不可能給張遠提供關鍵的技術,也就造成了如今的結局。

“他的想法很好,可是卻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如果他只是追求於海底三十米的範圍內,憑藉他的技術,還有可能做到,可是想要到一百米深的海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秋珊搖了搖頭:“如果只是三十米,那麼也不會吸引眾多人投資,這個範圍的技術瓶頸早就被突破了,別人根本不需要借用張遠的技術。”

短短七十米的差距,難度卻是幾何倍的提升,僅僅是三十米的深度,世界上很多公司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

“所以,不論張遠如何改變計劃,只要沒有走出我們技術的範圍,那麼他所有的努力全都只是徒勞。”秦建淡淡道。

……

“不見得吧?”張遠從秦雲志那聽到了訊息,心裡卻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秦雲志終究還是不願隱瞞,如實的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張遠:“我們目前遇到的技術難題,僅僅透過徐老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除非福力公司可以給我們提供足夠的技術。”

“那就找人買唄,有什麼大不了的。”張遠輕描淡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