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得知海底工程加速的訊息,秦建一時也是錯愕不已,“這麼著急趕專案,難道就不怕出現意外?”

“他著急,必然有他著急的理由,誰又知道呢?”秋珊搖了搖頭,淡定道,“發生意外是必然的情況,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即可。”

一項新技術在出現之前,失敗幾十上百次那都是家常便飯,世界上就沒有一次性成功的技術研發。

果然,不出秋珊所料,在第二個月的時候,海底工程專案就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難題之中,哪怕是徐家新也一時想不到辦法。

水壓。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成了困擾徐家新最大的難題。

這次海底工程計劃深度為海平面一百米。

眾所周知,海底一百米時,每平方厘米的水壓約為100牛,差不多相當於每平方厘米的面積需要承受十公斤的重量。

而規劃的海底實驗室,佔地長度五十米,寬度一百米,總面積為五千平方米,也就十二個籃球場的大小。

這對於一家大型公司來說,連一家分公司的佔地面積都不如,可是這樣的面積放在海里,那就足夠恐怖了。

五千萬平方厘米,算下來承受的總重量足足有五十萬噸,要知道,高鐵一節車廂也不過六十噸,這相當於八千多節高鐵放在了這樣的小地方。

這可不是陸地,還有堅固的地面可以作為支撐,在海里建立通道,完全沒有任何的地基作為支撐。

可以想象,建造這樣的海底工程,需要怎樣一個堅固的結構,才足以支撐得起如此龐大的重量。

僅僅是支撐起這麼強的水壓,其實也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在此之前有許多的先例擺在那,只要按照以前的經驗,徐家新完全可以解決這樣的小問題。

但是,最為困難的不是支撐的重量,而是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效果,萬一出現漏水的問題,那涉及到的可就是生命安全的問題。

“這項工程,原本需要整個國家的力量才有可能完成,我們這麼急著做,還是有點拖大了。”

徐家新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他的方案大致上是沒有錯誤,可是真正的問題卻出在技術的瓶頸,實際情況與他當初設想出現了極大的偏差。

“那我們……趁早收手,及時止損?”秦雲志有些為難,他只對網際網路技術精通,可如今涉及的技術面實在太廣,已然不是簡單的通訊問題。

“現在外面的人,都在等著看我們的笑話,這時候收手,你讓張遠的面子往哪擱?”徐家新大罵道。

由於幾次試驗失敗,徐家新的情緒並不太好,在他聽到秦雲志的話時,根本就忍不住內心的情緒。

“可是……再這樣下去,我們不但不能按時完成工期,而且也會耽誤大量的時間與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