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質量檢測改為汙漬環境檢測,然後再對環境不合格的地方進行清洗,這不就是家裡常用的機器人嗎?”

秦雲志有些為難,道:“張遠的目標是賺有錢人的錢,而不是賺普通人的錢,這……恐怕有點困難。”

張遠最初的想法,就是為了從商家手裡賺錢,而不是為了割韭菜,其實想要轉型做生活機器人並不困難,但是大家都一直不敢提出來,生怕惹得張遠不喜。

“什麼叫賺普通人的錢?你們的思想太狹隘了。”

徐家新點評道:“我問問你,按照目前買得起自動功能機器的家庭,他們的年收入有多少?不低於十萬吧?”

“那麼也就是平均每天上班工資不低於三百,每小時工作收入不低於三十,可拖地、清潔這些事需要多長時間?不低於兩小時吧?”

“也就是說,按照每個月大掃除五次來算,可以節省至少三百多,一臺機器的價格不過三千多,使用期至少可長達三年,你自己算算,最後到底是賺普通人的錢,還是幫普通人賺錢?”

目前市面上比較好的掃地機器人,大約三千左右,正常人一年工作時間,除去節假日外,基本在三百天左右。

這也就是說,相當於花了三千,僱了一個掃地工,而且期限是三年之久,全年無節假日和雙休的概念,這麼便宜的工人,全世界都找不到。

“機器人節約的生活時間成本,遠大於購買機器人的成本,只要使用者合理利用多餘的時間,也未必不能有更好的機會。”徐家新拍了拍秦雲志的肩膀,似乎在幫他卸下肩上的負擔。

“就如你買手機和電腦,難道你會認為是廠家在賺你的錢嗎?利用手機和電腦,你們做了多少的業務,簽了多少的合同?三十年前,談業務還要滿世界的跑,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把業務談成,少了多少的路費成本?”

“科技的進步是為了給人們提供節約成本的機會,但有的人把節約的成本用來偷懶,不思進取,難道這能怪生產廠商嗎?”

秦雲志皺起眉頭,似覺得有些不對,可又說不出哪裡不對,依照徐家新的說法,的確科技的進步帶來了許多的便利。

知識不懂的可以搜尋,交流有聊天軟體,購物有快遞和網購,這都是在節約人的溝通時間以及生活時間。

可最終為什麼會讓大家都不滿意科技的發展呢?甚至有的人覺得,這種科技的發展對人們是不利的。

“人的天性是懶惰,當你衣食無憂時,自然沒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可當你時刻面臨生存危機,卻能爆發出超常的本能。”

徐家新緩緩道:“動物園裡的動物,它們習慣了飯來張口的生活,就會失去捕獵的能力,而人類習慣了科技帶來的便利,自然也會失去創造的能力,沒有了創造力,就只能停滯不前。”

“商人會利用人性的弱點,就如人會訓練狗一樣,讓他們服從並妥協,把人們的思想,困在科技的牢籠內,想要走出去,就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識。”

喜歡我真的只想當普通人請大家收藏:()我真的只想當普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