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拆遷(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萬多平米的場地,聽起來很大,可是算起來也就一百多米的長度,就連廣陵大學體育館的面積都遠遠超過了這個場地。
新城區屬於新興開發區,地價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不算高,土地售價只有一萬多一平米,總體估算造價應該在五億左右。
“場地的建造成本,差不多都是我們兩個月的利潤了。”張遠聽到如此昂貴的造價,臉龐也不免有些抽搐。
他這裡說的利潤,並不是純利潤,而是指的毛利潤。
其實,張遠創辦安格公司是不賺錢的,如今每年規劃的研發投入就在十億以上,再加上員工工資,生產裝置購買,場地建設等等,最終的利潤還要留一部分做流動資金,實際到手的錢,只有一點點而已。
陳旭彙報道:“這幾天大部分居民已經完成了遷移手續,可還有部分居民不願離開,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二十年前,新城區原本屬於農村地帶,後來因為廣陵的發展與擴張,逐漸轉變成了城市。
可區域內的居民仍有大量的自建房屋,那時候的土地沒有明確的規劃,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隨便找了一塊地,搞得現在到處都是自建的小院,根本沒辦法把地段連成一個整體。
“還有幾家?”張遠疑惑道。
“三家。”陳旭道,“他們世代住在那個地方,想要讓他們搬遷,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當地的村長出面,也沒辦法讓他們自願搬離。”
張遠想了想道:“正好今天事情不多,我們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
新城區。
這裡大部分人已經得到了安置,只留下了空蕩的居民樓,雙層的房屋破舊不堪,內部的結構仍是上個年代的建築方式,經歷多年的風吹雨打,大多數都有危房的嫌疑。
居民的搬遷,一方面是考慮到自家的房屋存在安全問題,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換個環境發展。
廠區的搭建,必然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汙染,這是製造業無法避免的問題,附近的居民如果不願意搬離,今後的生活將會存在很大的隱患。
從土地使用率來看,一萬多平的土地,實際居住的人數不過百來號人,遠遠比不上城區的人口密集,不利於土地資源的利用。
要知道,一棟30樓的居民樓的住戶就差不多有五百人,而實際佔地面積也不過六百平方米。
“我們家世代住在這裡,想讓我們搬遷,絕對不可能!”村委會里,三戶人家坐在大門口,要求村長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大家稍安勿躁,你們要知道,這塊地並不屬於你們,而是批准了你們的使用權。”村長是個年邁的小老頭,在村子裡很有威信,他說的話還是有人聽的,不然也不可能讓那麼多居民主動搬離。
“我們並不是搬遷到別的地方去,而是在附近新蓋一棟居民樓,讓大家都住到新房子裡去,你們也不想想,以後你們的子女結婚,難道讓他們去住那種危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