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址(第1/2頁)
章節報錯
生活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現階段的環境,大部分人都充滿了忙碌,就在見過父母后的第二天,張遠又陷入了漫長的工作當中。
“近期生產量暴增,我們也是時候擴充套件一下場地了。”張遠盤算著現有的經濟狀況,以及生產情況,做出了這一決定。
如今一千平的場地,已然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相對於安格公司這種規模的企業,早該有自己的專有生產場地,只是廣陵商業發達,想要獲得足夠的土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該如此了。”陳旭第一個贊同張遠的決定,如今大部分公司都有自身的宿舍,而安格公司的員工,卻都是公司代為租房。
僅租房的開支,每年就要花費上千萬,還不如早點買塊地,自己建幾套房屋來得實在。
“我沒意見。”何雪也附和道,“新產品的技術一旦攻破,將會面臨大量的訂單,我們急需提前做好規劃。”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在商業領域,依然是至理名言。
沒有提前做好市場的規劃,後期將會面臨諸多的困難,表面看起來場地並不重要,實際上它牽連了許多的因素。
運輸、交通、生產、環保、安全等必要條件,都是新場地所需要具備的特性,缺一不可。
運輸決定了成本,交通決定了員工的選擇,僅這兩點就佔據了絕大多數的主要矛盾。
如果地址偏僻,運輸成本肯定會提升,與此同時,員工如果需要每天坐車兩小時上班,就很有可能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目前可以購買的場地,也就只剩下郊區了,而且還要拿到相關的批文才行。”白茗傷腦筋道。
廣陵市區不允許進行生產加工的製造業存在,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郊區都可以進行生產。
首先住宅區就不行。
“我們目前可以選擇的地方就只有新城區、俞州區、河田縣,其他的區域,要麼是交通不便,要麼就是屬於住宅區,根本拿不到批文。”
胡一成在廣陵生活了這麼久,對於地理環境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幾乎閉上眼睛都能準確的說出位置。
“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的缺點,就拿新城區來說,這裡交通還算發達,可是距離各大配件生產商較遠,運輸不便。”
“它是近幾年新規劃的區域,四周的價格算是全廣陵最低的地段,但因為這一點,也導致了附近的人口相對較少,很難吸引大部分人遷移過去。”
“而且四周的居民居住位置分散,還要考慮部分人員的後續安置問題,不如俞州這種老區,大部分的地段都已經規劃出來,只等企業入駐的情況。”
吳明擺了擺手:“俞州區的價格太貴,那些地段雖然被劃出來了,可是一塊地都有上萬個平方,僅地價的投資就超過了三億,後續還有建造的成本,裝修的成本,只怕沒有十億還真搞不定。”
“我還是比較看好河田縣,那裡的環境不錯,又距離俞州區近,大部分主要生產商都在俞州區內,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地理優勢。”
秦雲志抬起頭,道:“我查了一下河田縣的資料,想要在那裡建公司的人,不少於五十家,哪怕是排隊,都要等到兩年以後了,那時候還要搭建新的工廠,時間上根本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