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是晚上,高夜還是來到了呂布的帳外,讓士兵通報,呂布聞聽高夜前來,立時出來迎接,把高夜拉進了帳內。

高夜一進大帳,便聞到了酒香,再看呂布,除了笑容,好似還有一絲的惆悵。高夜心道原來你呂布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看來是覺得想打卻有點難,想退又太丟人吧。

“明曦,你這麼晚了來找我,有什麼事情麼?”

“稟將軍。”

“誒,此時只有你我二人,就別將軍將軍的叫了,直呼我表字即可。”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奉先啊,右賢王親自領兵六萬,你準備怎麼應對?”

“說實話,我現在也在發愁。若是要打,畢竟敵人八倍於我,剛剛得到訊息,斥候今日上午便發現了右賢王的人馬,據報他們在上午分兵,右賢王親率四萬人馬直撲而來,手下兩員大將各率一萬人馬迂迴包抄。若是開戰,只怕要腹背受敵。可若是即刻退兵,我又有些心有不甘,更何況極有可能在撤退的途中遭遇其迂迴部隊,只怕是退也不好退啊。悔不聽明曦之言,若是前日便班師返回五原,此時我等都可以論功行賞了。”

“本來我勸你早早回師,也是考慮到我等深入草原,已成孤軍之勢,糧草獲取艱難,若遇匈奴重兵,只怕不能全身而退。不過這右賢王倒是草包的緊,六萬人馬一齊來,我等定然不敵,只能倉惶南撤。可他卻想來個鐵桶合圍,力聚則強,力分則弱,如今他兵分三路,倒正好給了我等得勝之機。”

“哦,計將安出?”

“如今我等深入草原六百里,即使即刻就走,返回五原,也必然和迂迴的匈奴人馬遭遇,況且四百里縱深,匈奴人加緊趕路,我等回不到五原只怕就要腹背受敵。”

“不錯,因此必須一戰,可匈奴人馬眾多,只怕難以取勝。”

“不錯,所以我們明日一早便退,只不過不是退向五原城,而是向雲中方向運動。”

“明曦剛剛也說了,退兵也並非萬全之策,為何要退?而且雲中比五原更遠,豈不是更會與匈奴人遭遇?”

“根據情報,匈奴右賢王親率四萬人馬直撲向我等,手下兩路人馬,由東西兩側迂迴。右賢王的四萬人馬太多,正面作戰難以速勝,反而會被包圍,但這兩路迂迴人馬並不多,各只有一萬。我等明日出發,向雲中方向挺進,也不必急行軍,到了晚上安營紮寨好生休息,依我看最遲到後日晌午,必能等到自東而來的那一支人馬。以我八千悍卒,以逸待勞,剿滅這一萬人馬並非難事,而無論是西路還是右賢王都難以救援。”

“不錯,八千對一萬,當能速戰速決。按照計算,右賢王此時距離我等尚有百里,我等明日出發,即便他立時追趕,也來不及救援這支人馬了。”

“正是,待得消滅了這一萬人,若傷亡大,便退往雲中。此次我等出兵,也算是殺敵無數,匈奴人幾員大將首級尚在軍中,最後殲滅他一萬人馬,我等也算是得勝回朝了,可以覆命。若還能有六千能戰之兵,我等便先退過黑河休整,待右賢王兵到,再看我設計破敵。”

“好!就依明曦之言。來人!”

“將軍。”從帳外立刻就進來了兩名士兵,對呂布抱拳行禮。

“速去叫宋校尉和侯校尉前來議事。”

“諾。”

不大一會兒,宋憲和侯成就急匆匆的趕到了大帳,畢竟他們也得到了報告,對於眼前的戰局也有著很大的憂心。雖然對呂布的武勇有信心,可畢竟兵力懸殊,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騙人的。

一進大帳,只見高夜已經在帳中,二人的面色如常,彷彿來的匈奴大軍都是泥捏紙糊的一般。這倒讓二人的內心安定了不少。都說將是兵的膽,這話是很有道理的,若你做為大將,驚慌失措,你如何能讓自己手下的人馬安心作戰,奮勇殺敵呢?

呂布叫二人坐下,便向宋憲侯成二人講明瞭現在的處境以及高夜的計劃,讓二人參詳。說實話宋憲和侯成二人都是勇將,上陣殺敵,指揮部隊作戰絕對沒有問題,但論到這種戰略性的東西,二人就沒那麼清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面對現在這樣的局面,兩個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現在有了高夜的主意,那是比自己想的那些都要好一些的,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支援?因此二人當即表示毫無疑義。

呂布聞言,點了點頭,又和三人一起仔細籌劃了一陣,便讓三人立刻去準備,明日一早向雲中方向運動。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所有人吃過了早飯之後,便立刻出發,開始向雲中方向行進。一路上呂布派出了無數的斥候打探敵人的動向,這一日裡,倒也沒有策馬賓士,但快速行軍還是有的。整整一天的行軍,倒是沒有遇到一個匈奴人。斥候不斷把各方的情況彙集到呂布這裡,而高夜則早就被呂布叫到了身邊一起參詳,至於高夜的軍隊,自然便由高順暫時統領了。

同樣在趕路的董木合就沒有考慮那麼多了,董木合便是右賢王去卑帳下的大將,這一次率領著一萬輕騎,奉命自東向西包抄呂布,自從接到命令,便率領全軍急忙趕路。因為去卑給他的命令是四日內必須趕到呂布的後方,並做好攻擊的準備。匈奴大將一向都是武力過人的莽夫,在匈奴既沒有人來教導他們如何作戰,更沒有人會去讀兵書,知道兵家法則,因此董木合一路急行軍,居然連個斥候都沒有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