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府長子洗三, 那是在興安城引起了轟動,興安城裡的頭麵人物都以收到陳知府的請帖為榮。

陳宗澤想著黃真如壓抑擔憂多年, 現在一朝得子可是得將這些虧欠都補回來。而且這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血脈最親之人,陳宗澤深覺要大辦一場, 才能將自己的這種喜悅之情表達出來。何況,自己在興安也呆不了多久了, 順便就此機會大宴賓客的好。

於是這幾天, 陳宗澤忙忙的吩咐人準備宴會事宜, 廣發請帖,務必要將這個宴會辦的喜慶熱鬧。

知府的大人發請帖,興安城的頭麵人物那都是翹首以盼的。都以收到知府大人的請帖為榮。

二十八這天,天剛擦粉, 陳知府府上就熱鬧了起來。各處人等都在忙忙的準備著,呆會兒賓客就要上門來了呢。

天色還很早, 陳府就熱鬧了起來, 上門賀喜的人絡繹不絕的到了。

一群年紀不等的婦人都聚集在陳家大花廳裡。等著看團團洗三呢。

吉時已到, 經過一系列的儀程之後,吳嬤嬤將小團子打理的白白淨淨。看到這白白嫩嫩,可愛的發光的小團子, 一群奶奶、姨母輩的人由衷的發出贊嘆之聲。

這贊嘆是發自肺腑的,不用違心的想誇獎之辭的,可是讓大家省力不少。

這邊將小團子秀夠了,陳宗澤也親自過來,將小團子抱出去秀了一番。在外面的這一幫男客也是不吝溢美之辭的將小團子好一陣贊嘆。

聽得眾人的贊嘆之聲, 陳宗澤那是照單全收,得意的不行。如果有尾巴的話,估計他的尾巴都能甩上幾甩了。

還是林淑芳怕孩子小在外呆久了不好。沒過多一會兒,就讓嬤嬤去將小團子抱了進來,送到房裡他娘那兒去了。不然的話,陳宗澤還捨不得撒手的繼續炫兒子呢。

熱鬧的洗三過去,陳宗澤繼續投入到了公事之中。估計明年春上繼任官兒就要來交接了,可是得趕緊將這邊的事務安排好。

現在陳宗澤一直跟京城通著信的,聽說現在京中對於新任興安知府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之中了。在事情未定之前,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的,萬一真的被吳王的人拿下呢。

不過,不管是被誰的人拿下,陳宗澤都是想將興安礦産的事務理的清清楚楚,以備明年進京之時上報皇上,務必不能讓人有中飽私囊的機會。這可都是國之重本,不可輕忽的。

陳宗澤在這邊忙著安頓興安事務,京城這邊現在可是忙得不得了。

今年底有好幾個重大的人事任免,端王跟吳王現在已經爭的是刺刀見紅了。

先是戶部左侍郎鄭英起複的事兒,這吳王是勢在必得的。吳王勢在必得,端王也是畢不會讓他如願的,一番較量過後,端王的人奪得了這戶部左侍郎之位。

本來視為囊中之物的戶部左侍郎竟然被人截胡了,吳王真是氣得七竅生煙。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接下來,讓他更氣的事情又來了。兵部尚書王以訓要致仕了,在早朝之上,汪尚書直接對建文帝上書陳詞,以年事已高,難以再為聖上分憂解難的理由上書請辭。

關於致仕的訊息,王以訓是早就跟建文帝透過氣了,君臣二人早就為此事溝透過了。今日上書請辭只不過相當於走過場而已。

他們是走過場,可是對吳王對朝臣來說,那就是個特大訊息啊。先前王以訓這老匹夫可是沒有透出過任何要致仕的行跡。可謂是藏的深之又深。今天早朝這一出可算是爆出了一個大新聞了。

眾人一邊震驚,一邊趕緊在心裡謀劃,想著自己的人脈等等。想升官的、想安插人手的,一時間心裡活絡到不行了。

見到眾人這一片騷動之樣,端王卻很是得意。得益於先前陳宗澤的報信,端王是早有準備的。經過多次周密的商討,細細的推敲,可是將人選都定了下來的。

吳王聽了這訊息,想著回去就立即找人商議此事。他也確實是這樣做了。

吳王一下朝,就立即命人請來了曹季道等人。聽到如此重大的訊息,曹季道也趕緊忙忙的出謀劃策,務必要將這兵部尚書一職攬入囊中。

就在兵部尚書競爭白熱化之時,禮部尚書汪承宗提出了興安知府將要出缺之事。

這日早朝,只見汪承宗上前奏道:“皇上,這興安知府陳宗澤明年春上任期即到,先前他也有上摺子請調回京。我們初步商討也是允準的。既然這陳宗澤要離任進京,那興安知府的人選年前可得定下來才是。”

要是平時,興安知府出缺的事兒,大家可不得狠狠的關注一把的。不過,現在有兵部尚書致仕的訊息頂在前面,大家對這個訊息卻是沒有那麼關注了。

當然了,雖說關注的不如兵部尚書的多,但興安知府這個肥缺競爭者也是甚眾。這麼多想要上的人,建文帝也不得不多關注一把了。

其實就算他想忽略也不好忽略的,這些天,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人那是將興安的事兒掰開了揉碎了的跟他說。其它那些個茶啊、酒啊什麼的都好說,左不過是當地民眾富足,最主要的是興安多礦啊,那些個鐵啊、銅啊的不用說,那也知道對國家意味著什麼的。

因著陳宗澤的關系,建文帝本就對興安事務頗為關注的,現在幾個重臣又不停的在耳邊叨叨著,想忽略都難的。

也是,陳宗澤明年開年後,自己也是想將他調進京的,那興安知府的繼任人選是得趕緊選定,畢竟要明年春上就要赴任的。

這個興安知府的繼任者不光是建文帝上心,吳王那也是很上心的。就連端王也想分上一杯羹的。

還是曲佴勸了回去:“王爺,正所謂貪多嚼不爛。這興安的礦産是多,錢也不少。可王爺現在也不缺這些個錢的,這要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要不要的其實沒多大關系的。”

“何況這兵部尚書一職比這個興安知府可重要的多了,我們還是要集中力量將兵部尚書一職拿下才是正經。”曲佴對端王說道。

端王被說服了,也是,太貪了也不好,什麼都想要,怕是啥也得不到的。不過,端王也沒有就此不理的。

端王對曲佴道:“雖說我們不打算去爭這個興安知府的,但老二那邊也必是不能讓他如願的。”

曲佴道:“這是當然。如果讓吳王拿下興安,那還真是後患無窮。我們必是要阻攔一二的。到時,看看除了吳王之外,誰的勝算更大,我們就鼎力支援一下。”

對於興安知府的繼任人選,陳尚書他們那邊是早跟楊閣老透過氣了。楊閣老對陳家遞出的這個橄欖枝也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