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如懂了,也是,這次宗澤調不到糧,誰知是不是江原遷在其中出了力呢。情分這東西有時在利益面前可是不堪一擊的。真如擔憂道:“宗澤,你是懷疑江原遷……”
宗澤道:“也不盡然。只是有點疑慮而已。真如不用擔心,這次江原遷一定會同意我撤股的。”
見宗澤這樣說,真如問道:“你怎麼篤定江原遷一定會答應的?你不怕江原遷就是那邊的人?”
宗澤輕輕解釋道:“這次江原遷一定會同意我撤股的。如果他不是那邊的人,那他就會念舊情,知道我的難處,會答應的。”
“如果是那邊的人,他更會同意的。因為,他不能因為這個事兒現在就暴露出來。其實,我這次就是用自家糧行來買賣興安州的糧食。只要我價格適中,沒有舞弊。被人最多參我中飽私囊而已。因此,他們要參我?除非皇上有意對我下手。否則,皇上一定會派人仔細查的,一查沒有問題,不過是對我的名聲有點損失而已,只要皇上相信,對我的打擊不大。他們沒必要在此事上過多糾纏的。”宗澤細細的道來。
真如懂了:“也是,估計他們現在給你製造麻煩,一個是想出口氣,另一個也是想等著你出錯,然後自亂陣腳的,好乘機下手。現在,見我們都有準備,估計他們也不會幹這種容易暴露自己的事來。”
被他們議論的江原遷,現在正在看宗澤的信。看到宗澤信中所說的事兒,江原遷嘆道,這陳宗澤真是有魄力,也狠。斷尾求生的幹淨利落,已經揣在兜裡這麼大的肥肉說不要就不要了。
江原遷略略思索了下,就立即命人送了信出去。
宗澤斷尾求生的訊息傳了出去,當日怒不可遏之人,也不禁感嘆,這陳宗澤還真是個狠角色。
幕僚見他不語,趕緊道:“主子。既然陳宗澤已經舍了糧行,也算是出了口惡氣。我已經授意滄浪那邊放糧了。畢竟,一州人命在那兒。如果太過了,這陳宗澤做事又這麼光棍,萬一他不管不顧的捅到皇上面前了也不大好。何況,他背後還有安定侯家跟陳家,也不好太過的。”
那人聞言點點頭唔了一聲,算是默許了。
宗澤收到江原遷的信,立即讓人送往風白縣,估計舅舅他們現在就在那兒等著呢。
這次,宗澤派曹衛親自送信,特別叮囑,一定要等著交割好了才能走,必須將交割文書帶回來。
曹衛走後,宗澤心情很是不好。真如見宗澤將自己關在書房裡,趕緊過來勸慰。宗澤嘆道:“都說當官升官發財。可我這才來呢,就將自家清清白白賺來的糧行丟了。真是讓人……”
真如趕緊寬慰道:“宗澤你不必著急。我們不缺銀子。何況銀子沒了,日後再賺就是了。不必太放在心上。”
宗澤方才就是那樣一說,現見真如有點擔心自己,忙笑道:“我當官當然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我為的是要為民造福,要有所作為。這次這事兒確實讓人有點窩火,不過雖然窩火,如果後面能好好的解決糧食的問題,也是值得的。”
丟一個糧行,讓自己免於攻訐,想想還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宗澤雖然寬慰真如說,別人參參沒事,只要皇上相信就是了。可是,皇上的信重卻不是能無限透支的。自己做官才剛剛開始呢,日後遇到的溝坎不知凡幾。尤其這次買了自家的糧食的這種事兒,最能引起人的警覺。所以,還是不要在財物之事上引起帝王的注意。
宗澤也只是稍稍頹了一下,想想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宗澤哪會被這事兒輕易擊敗的。宗澤很快恢複了精神,對真如道:“飯可有備好?我餓了。出去吃飯吧。”
真如柔柔的答道:“都備好了。我們這就走吧。”
二人相攜著往外走去,宗澤一邊走,一邊對真如道:“真如,你放心,雖說這次我舍掉了糧行,但來日我必定會讓我們越過越好的。”
真如堅信的點點頭:“嗯,我相信你。”
金州那邊的交割很快,不過兩日,曹衛就帶著交割文書回來了,一同回來的,還有丁全。
宗澤接過切割文書,見一應手續齊全。宗澤放下心來,讓曹衛立即去一趟滄浪,讓陳師爺趕緊將糧食買回來。一切要快,只有糧食到了興安州的府庫才讓人放心的。
聽人報回來的訊息說,第一批從滄浪買到的糧食,這兩日就會到了興安。宗澤心定了不少。
目前的吃飯問題暫時可以緩解,可是明年春耕又是個大問題。
這事不光宗澤在想,就是真如也是擔憂不已。見宗澤一直在皺眉,真如問道:“今冬缺糧的事已得以暫時解決。可看宗澤你的神色還是很憂煩。你可是在擔憂明年春耕的事兒?”
宗澤點點頭道:“是啊,這幾天一直在想這事兒呢。糧食問題必須要盡快從根上解決,不能年年月月的補漏。不然,一年到頭光忙這個就夠了,哪還能騰出手來去做改善民生的事呢。”
真如想了想道:“我記得聽你說過。當日你還在西京上學時就替陳布政使出過主意,讓商人出錢墊付,然後來年豐收了再還的。我們這次也可以用這個主意啊。”
宗澤搖搖頭道:“這個方法用在收成好的地方比較好,畢竟商人都是圖利的。這興安州産糧如此之低,賺錢有限,估計沒人願意承手的。”
聽得宗澤之言,真如擔憂道:“這方法不能用在這裡了?那可如何是好?”
宗澤答道:“用是可以用的,不過,可能是換個方式。不能想著用糧食換了。”
“不用糧食換,那用什麼換?”真如問道。
宗澤道:“興安雖然産糧不行,但是礦産還算是可以的,所以,我想拿銅礦去換。我已經發正式文書給陳尚書了,請戶部留一個銅礦的産出給興安州。讓他允許我用這銅礦去換糧,我也不是要用很久的。只要給我兩年時間,我必定將銅礦還給戶部,且讓我興安州不再吃廣惠倉的糧食。”
陳尚書接到宗澤的摺子,仔細看了起來。看到宗澤說只要銅礦兩年的産量,日後就不會再讓興安州百姓吃廣惠倉的糧食。心道,這小子可真是年輕氣盛,這興安州是出了名的窮的,山大地少,糧食是年年不夠的。兩年就想解決興安州的糧食問題,可是太過誇口了。
腹誹是腹誹,但想著宗澤說這話肯定不會是無的放矢的,陳尚書接著看了下去。當看到宗澤後面所奏條陳,陳尚書越看越覺得可行,直道可也可也。這陳宗澤這方法要是在興安州用好了,日後還能推廣到天下。如能真能如此,那到時他們陳家可又出了個人物了。
興奮的陳尚書立即將這封奏疏呈到了建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