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46章
張彥瑾細細端詳一番孟經綸, 見孟經綸如此誠懇,不像是在和他開玩笑, 也坐直了身子,拿起桌子上的地契看了起來。
果然如同孟經綸所說, 他圈出地方的地契都在這裡了。
“孟縣令果然是豪爽人。”張彥瑾試探道。這孟經綸的底細他還沒有調查清楚,也不知道孟經綸素來為人如何。
可此時孟經綸如此好說話,第一種可能是孟經綸看上了他伯父張仲謙的勢力,想要和他交好;第二種可能就是孟經綸也看出了他在大同興辦大型客棧、小餐館之類的東西可以拉動西州大同的經濟, 可以給他政績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以來, 才會如此豪爽。
大同雖小, 可大同以前也太過貧瘠,若是能把一個貧瘠的縣突然變成一個富有的縣,怎麼能不引來朝廷的關注?
除此兩種原因之外,張彥瑾再也找不到第三種理由。他自己臭名遠揚,他可不相信孟經綸會為了和他交好。
“能給大同增加財政收入的事情, 我為什麼不同意?”孟經綸有意和張彥瑾交好, 他聽出了張彥瑾這是在試探他,便把真實意圖說出,不願再繞彎子。
張彥瑾淡淡一笑,見他們兩人是利益上達成了一致,也十分豪爽道:“伍二, 去拿銀子。”
畢竟他原本的打算是這件事情要談個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他不自己去, 而是讓張伍二代表著自己前去打聽情況,他自己則等到磨合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去親自敲定這件事。可他卻不曾想到新來的縣令孟經綸居然親自登門拜訪,把這件事敲定了下來。
張伍二按照當初孟經綸提出的價格,將銀子如數遞給了張彥瑾。
張彥瑾接過大匣子,放在了孟經綸面前道:“既然孟縣令如此果敢,我也不是一個不深明大義之人,等到我的客棧和餐館開起來,第一年,我每年多交一成的賦稅如何?”不是他想交啊,他之所以這麼快回大同,不就是煤在京城熱銷,他得出來避避風嗎?
估摸皇上知道當初他算計好了,正想踹他呢?要不是他拿著紅磚堵住了嘴,他肯定得倒黴。
孟經綸聞言哈哈大笑道:“二郎當真是心思玲瓏的經商天才,在下佩服,佩服!”
張彥瑾多交一成的稅收,一來是讓大同的稅收資料更加好看,這樣一來,他的政績便提高了,二來是以目前情況觀察,大同富裕之後,皇上定然會關注大同的稅收,如果沒有巨大的變故,張彥瑾定然是交稅大戶,到時候皇上或者戶部的官員看到張彥瑾多交的稅,對張彥瑾肯定是刮目相看。
對於寧國公張家而言,這區區一成的稅收根本就是杯水車薪,重要的是皇上的榮光。如此想來,張彥瑾的想法不可謂是不長遠。
孟經綸覺得這第一年多交一成的稅收也是有講究,若是大同真的富裕起來,他的政績被皇上注意到,必然會高升,而這個時間定然不會超過兩年,這也算是張彥瑾給他的人情。
“孟縣令覺得如何?”張彥瑾端起茶杯輕呷了一口不疾不徐道。
孟經綸將銀票遞給一旁的小吏道:“如此甚好。”
“那等到我的客棧開業之時,還請孟縣令來我客棧一品美味。”張彥瑾禮貌地邀請道。經過今天的交談,他覺得這個孟經綸似乎是個通透人,日後定然會有大發展。
既然是通透人,又有意和他交好,他自然要讓這段關係細水長流下去。
孟經綸一走,張彥瑾便開始琢磨起歷史記載中到底有沒有孟經綸這麼一個人物。
畢竟他不是歷史學家,對於每一段的歷史只知道大概,並不能對每一個人物都瞭如指掌。
可這個孟經綸氣度不凡,做事沉穩,能洞察世事,應該不是一個平凡之人,可為什麼他在歷史上沒有看到過關於孟經綸的記載呢?
不過張彥瑾很快就把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後,畢竟他陰差陽錯來到這裡,是為了好好當一個富貴閒人,享受一輩子榮華富貴的,大魏朝的歷史程序和人物興衰都和他無關。
想到大魏朝的人物興衰,張彥瑾又頭疼了起來,住在趙國公府的李容娘要怎麼辦?
張彥瑾長嘆一口氣,索性把煩惱的事情都拋到了腦後。
恰逢張伍二從外面送孟經綸離開後回來,張彥瑾抽出他上午畫好的一張紙遞給張伍二道:“讓工匠用銅做一個上面的模型。”
張伍二端詳著圖紙上圓圓的,上面還有一個伸出的類似圓柱形的東西,有些反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