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群英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魯肅、呂蒙率諸將輪換行酒,前者更是與蔣幹熱烈攀談起來。行酒的間隙,蔣幹亦不失時機地打量周瑜,看他執觴豪飲,擲觴歡笑,談笑酬答時明明英風迫人,轉側顧盼間偏偏風|流秀出。他看著他,或許還想不失時機地說點什麼。
“在下虞翻,有些微小事不明,還望足下不吝賜教。”
嘿,已經開始了麼?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望向場中,這蔣虞二人,一個器宇高雅,一個風度宏邈,卻不知一番立論問難後,誰勝誰負。
蔣幹談鋒極健,自始至終,一直在極為認真地在傾聽、思考、發言;那邊廂,虞翻卻像已有了三分醉意,嬉笑恣意,放浪形骸,如入無人之境。
轉首看周瑜,他正垂目輕抿觴中酒,那隱約點染於他唇角的笑意似乎表明,在他眼中,勝負已無懸念。
再度注目場中,慢慢地,我便也微笑起來。想來精研易學如虞翻者,幾千年的風雲都看淡了,期期百年,不過是一場遊戲。倘於千萬人之中得遇一知己,則傾心相隨;否則,不過是走走、看看、玩玩、樂樂,人生如戲,哪怕這戲有負於他,他,也定不負這戲。而清談這類“雅事”,不過是咬文嚼字的戲中之戲,既置身於一場遊戲之中,認真,你就輸了。
咦,甘寧哪裡去了?
直到此時我才發現,甘寧竟一直未曾露面。該不會是因我要他往“雅”裡打扮,他“自慚形穢”之下幹脆不來了吧?
正這麼想著,忽聽得眾人鬨然一聲,循著人們的目光望向帳門——甘寧!他竟真的一襲天青色錦袍加身,作“雅士”打扮!雖然怎麼看怎麼別扭,但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他懷中,竟然抱著一張琴!
他他他,他會撫琴?
我簡直難以置信!同樣難以置信的還有呂蒙,因此,他已先我一步問出。而答案,居然是肯定的!
隨著眾人又是鬨然一聲,呂蒙大笑著手指甘寧道:“興霸呀興霸,你明知大都督有顧曲之雅,還要亂彈一氣,就不怕大都督顧來顧去,把脖子扭斷了?”
“哄——”帳中之人再也忍耐不住,一個個笑得彎腰屈背,跺腳拍手。我心口間卻驀然一股甜甜的、澀澀的東西湧上來,舉目朝周瑜望去,他竟也正好望過來,目光相觸的一剎那,那深埋在時光之塵裡已十八年之久的往事便驀然鮮活過來。我想起那個夜晚,那眾星拱月般的兩個少年,那為博周郎一顧而故意彈錯音的樂伎,想起母親,想起彼時年少無憂的權,想起翊,想起匡,想起珊珊,還有傻傻的自己……他們一一呈現在眼前,像琴聲隔了時光的河送來,飄緲惝恍,卻也清美如夢……
“好,興霸鼓琴,我舞劍!”
收回目光,周瑜長身而起。
甘寧“嘿嘿”笑起來,顯是備受鼓舞。朝周瑜一揖,他轉身闊步朝樂工們走去,同幾位樂工低語幾句,他便拉開了架勢——
天吶天吶天吶——一口酒險些噴出來——這架勢,竟是把琴當豎箜篌用的麼?據他方才說,這張琴乃是出自蜀中名師之手,可照他這彈法,難道不是暴殄天物?
望著他,周瑜但笑不語,微一沉吟,緩緩拔劍出鞘——
那劍身如一泓霜夜月光下的秋水淙淙流出,姿態美好恰似此刻場中之人,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樂音起,錚錚琮琮,竟似金戈之聲。但我很快發現,剛才著實抬舉了甘寧,八音之首的琴到了他手裡,卻原來只是充作鐃鑼之用,顛倒錯落地偶一撥弄,淪為驚鴻一瞥的配合音。
一聲長笑,周瑜仗劍起舞,風姿倜儻,瀟灑縱橫。腰間佩玉伴著他舉手投足灑落一顆顆動人的清音,像風拂過玉樹的葉子。帳中燭火隨著他袖底清風偶一明滅,他的眼睛便像彙聚了大江中的萬點粼光,熠熠生輝。
“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業成。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將醉,吾將醉兮,舞霜鋒。”
樂音越發疏狂,他長歌快舞,挾劍驚風,直令座中之人豪情激蕩,哪怕是最不善飲之人,亦忍不住要執觴仰首,浮一大白。
劍光如霜如月如水,映著他眉目間、衣袂上的華光炫彩,一點點氤氳擴散,漸漸地,他整個人都幻化成一個移動的光團,令人心搖意奪,目眩神迷。一曲終了,他駐劍於地,目光徐徐掃過全場,就連最偏遠的一處角落都彷彿在他的注目下生輝。
“好!”
滿帳喝彩聲中,周瑜縱聲長笑。收劍入鞘,他熠熠雙眸直擊蔣幹——
“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複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月亮也羞走了,星星也羞走了,夜空中只有無光因此也不用擔心被奪盡光輝的風牽著雲的衣袖在和著節拍伴舞——西北風。張開雙臂,讓衣袖迎風飛揚,我覺得自己的心緒也在翩翩起舞。
“太完美了!”
今夜的一幕幕從腦海中流過,做夢似的。我撫摸著自己因酒醉而微微發熱的臉,嘻嘻地笑。
“阿祥叔聽令!本帥命你燜肥羊肉一鍋!”
“李阿毛聽令!本帥命你去江邊汲水兩桶!”
“小石頭聽令!本帥命你上山砍柴一擔!”
是誰的聲音遠遠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