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重聚(第1/3頁)
章節報錯
“我不要去阜陵[1]!”
權平靜地:“這是兄長的決定,母親也同意了的。”
“反正我就是不去!我受夠了搬家了!”
“馬上要開戰了,你不去阜陵暫避,難道隨軍打仗去?”
“姑姑可以隨軍,我為什麼不可以?”
“姑母是來歷陽女兒女婿家省親,因戰事突起才被隔絕江北。她隨軍是為一同渡江,然後回富春的。”
“那我也跟姑姑回富春。”
“兄長不會同意的。”
“我自己找他說去!”
“你站住!”
“就不!”
及至到了策房門口,卻發現他正同一名軍官說話,看背影像是周泰。策在壽春時除了有呂範來歸,還有周泰、蔣欽、陳武投奔麾下,個個一身本事。
“周公子那裡已準備就緒,只待約定之日到來,便即行動。”卻聽周泰言道。
“他……”策略停了一下,“他堂叔那裡,不會出什麼紕漏吧?”
“末將看周公子神色間自信滿滿,想是成竹在胸,將軍不必擔憂。”
“好,這一趟辛苦你了,幼平。”
“將軍哪裡話,末將告退。”
說話間周泰退了出來,我趕忙跑開,腦海中則回放著適才二人對話時的情景:策手中始終握著一張雕弓,他撫著它,目光倏忽輕閃——是離開舒城時,周瑜送他的那張!
“他要來了?”回過頭,我目光灼灼地望著一直跟在後面的權,聲音不自覺地高了。
目光微凝,權靜靜審視了我片刻,緩緩答道:“公瑾大兄將從丹楊出兵,與兄長一南一北,夾擊橫江津。”
我無暇細究權是怎麼一下子便猜出我所問為誰,我只是默唸著他新取的字——“公瑾”,然後難掩激動地問:“可是,可是他怎麼會?……丹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公瑾大兄的堂叔如今是朝廷任命的丹楊太守,現下,公瑾大兄正在丹楊省親,兄長馳書與他,他便慨然應諾將兵從攻,助兄長一臂之力。”
周瑜的堂叔,莫不就是珊珊的父親——周尚?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劉繇驅逐了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舅父吳景,於是朝廷又任命了新的丹楊太守——周瑜的堂叔,周尚?可——
“可他堂叔身為丹楊太守,難道不是歸刺史劉繇節制麼?
“是。”
“那這樣一來,他豈不是……”
他豈不是揹著自己的堂叔——通敵?
權沒有給我答案,兩天後,我坐上了前往阜陵的馬車。
“我不想走!”
內心卻有一個聲音在執拗地叫喊。撩開車簾,我看到策站在大門口的石階上,正在向權最後叮囑著什麼;前方母親的車、翊和匡的車圍著舅父、姑母、堂兄一眾人,在殷殷說著告別的話;僕從們穿梭於我馬車的後方,最後一次檢查所有的箱籠是否已紮牢繫好。然後幾乎是一閃念間,我從馬車上跳下來,趁人不備,迅速溜到路對面一個無人的角落,隱身在一堵牆壁的陰影下。下一個瞬間,我看到權走過來上了馬車,就在我以為他見我不在會立刻叫嚷出來令我前功盡棄時,馬車緩緩啟動了——在他悄無聲息的沉默中。直到馬車自我身前經過,被風掀起車簾一角,電光石火的一剎那,我分明看到權的目光耀如火焰,明晃晃朝我照了一照。
——他看到我了,他明明看到我了!
轆轆的車輪聲漸漸遠了,人們各自散去,住了一年之久的家門前倏忽變得冷冷清清,這景象令我一下子茫然起來——
接下來該怎麼辦?
驀然心驚肉跳——當我意識到這一念而起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時。
繼而自己都驚異——這樣一份勇氣是打哪兒來的呀?
終於還是咬了咬牙——做便做了!怕什麼?
我在大街上游蕩,直到估摸著即使此刻被策發現也來不及追上母親他們時,我從後門溜回了家。
“子衡,怎麼我右眼總是在跳啊?我忽然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怎麼辦?”